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姚洋:對中國經濟改革的擔憂

http://www.CRNTT.com   2013-09-17 10:23:57  


 
  改革計劃正是為了改善上述狀況,允許小型城鎮的流動人口,更容易獲得當地居留資格,同時放寬中型城市的相關限制條例。然而,它卻遭遇極大阻力,尤其是各地政府和居民的反對。他們擔心不受限制的移民,會對當地的資源、就業和公共服務帶來壓力。結果,一個實在的戶口改革策略,依然遲遲無法實現。

  同樣的,政府在制定和實施有效金融市場改革上也是行動遲緩。人們在今年年初本來對此充滿期望,因為國務院宣布了一項策略,目標是放鬆資本賬戶管制、建立一個更靈活的匯率政策、並允許國內私人資本進入金融領域。但政府隨後又聽取了一些著名經濟學家的警告,他們認為倉促放鬆資本管制會帶來風險。

  事實上,相反的情況應該出現。類似政府最近收緊信貸的狹隘政策,將讓把金融資源導入實體經濟更加困難——而這正是李克強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目標。真正的進展,取決於中國領導人解決結構性缺陷的意願——即對本國私人資本的管制——它妨礙了金融體系將儲蓄導向最具發展潛力經濟領域的能力。

  儘管進行了多輪放鬆管制,要在中國設立私人銀行依然極為困難,而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管理條例,又往往語焉不詳。結果,那些以高於官方基準利率三倍的利率來放貸的影子銀行大量出現,並因此產生了極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政府最近雖然試圖通過取消貸款利率下限的方式,來吸引資本回歸國有銀行部門,但卻需要推行更廣泛的改革,這很可能要等到存款利率完全開放,及金融部門向私人資本銀行開放之後了。

  在許多其他領域也是如此,中國政府要麼猶豫不決,要麼只有一些空話或者微小的動作。例如,將一些項目審批權移交給當地政府,並無法解決國家過度插手經濟的根本問題。相反的,讓地方政府有更多推行投資項目的自由,可能進一步強化國家所扮演的角色。

  中國領導人知道中國經濟出了什麼問題。但正如他們在過去幾個月的舉動所體現的那樣,他們並不知道如何下手去解決這些問題,這在金融市場和群眾間造成了極大的擔憂。希望那些高級領導人聚集在北戴河開年度會議時,能認識到推行一個實現真正結構性改革的果敢計劃的重要性。否則的話,擔憂最終將升級為不信任,造成全面改革更加難以實施。

  作者是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兼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

  英文原題:China’s Reform Anxiety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