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揭秘全運會利益鏈:金牌內定裁判成主角

http://www.CRNTT.com   2013-09-18 10:49:56  


新民周刊封面報道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訊/作為中國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參與者最多的綜合性運動盛會,全運會已日漸變味。上海《新民周刊》日前刊載文章《揭秘全運會利益鏈:金牌內定裁判成主角》如是說。
  
  記者|張 偉

  全運大舞台,四年輪一回。

  不知不覺中時光飛逝,記者已經連續採訪了5屆全運會,深感這個全運大舞台的背後,隱藏著一條看不見、摸不著而又錯綜複雜的“利益鏈”。

  人們看到了全運會的種種“變臉”:從開閉幕式越來越華麗壯觀,到取消多項活動儀式一切節約從簡;從組委會各部門包括比賽技術人員的規模越來越龐大,到現在的縮小規模精簡瘦身;當然還有一些競賽項目上的增減以及競賽規則上的改變……

  然而,全運會的“利益鏈”則一直沒有變。從國家體育總局各競賽項目管理中心到各省市地方體育局、行業體協,從參與比賽的體育官員到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幾乎所有人都被這條巨大的“利益鏈”緊緊連在了一起:官員們為政績奔走,裁判們為判罰忙碌,教練員、運動員為金牌爭鬥……

  金牌內定,幕後交易

  全運會是一個大舞台,採訪全運會的記者之多也算是一大奇觀。在本刊記者的印象中,往屆採訪全運會的記者人數曾高達5000人,除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新聞單位,甚至一些大學校刊的記者也蜂擁而來。

  本屆沈陽十二運組委會對採訪記者的人數進行了瘦身和縮減。李大贊是十二運新聞宣傳部記者接待處處長,也是本屆全運會媒體村的村長,為記者們的工作和採訪提供了諸多方便。據他介紹,本屆赴遼寧採訪的注册記者為2305人。

  十二運的競賽項目有31大項、40分項、350小項之多,每天的比賽如火如荼,金牌之爭精彩紛呈。可有記者吃驚地獲悉,總局下屬的一些項目中心早在賽前就已經內定好了金牌,而各省市體育局官員則個個心照不宣……“金牌內定”儼然成了全運幕後的潛規則。

  記者感觸最深的是在遼寧大學體育館舉行的武術套路比賽中,東道主遼寧選手魏紅奪冠呼聲很高,賽前就連業界專家都一致看好魏紅。當時,記者在體育館採訪了沈陽市武術協會副主席田雨,他認為遼寧武術運動員在全運會上衝金的希望很大,尤其是女選手魏紅,在上半年的全運會預賽中拿到了南拳套路第一名,“因為預賽的成績是要帶入決賽的,再加上我們在家門口比賽,因此奪取這塊金牌的機會應該很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