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的制度性腐敗與制度反腐

http://www.CRNTT.com   2013-10-11 10:36:18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訊/昨天登載學者熊光清昨天在聯合早報撰文《中國的制度性腐敗與制度反腐》指出,從目前情況看,中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執政的最重要特色,就是強力反腐。但是中國的腐敗問題帶有極強的制度性特征,要消除腐敗,真正建立一個風清氣正、高效廉潔的政府,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詳論如下:
 
  從目前情況看,中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執政的最重要特色,就是強力反腐。無論是懲治貪官污吏,還是作風建設,以及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矛頭所向都是貪污腐敗。這些行動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有效遏制了腐敗的蔓延勢頭,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上台伊始就表示,要老虎蒼蠅一起打,確實是落到了實處。但是,中國的腐敗問題帶有極強的制度性特征,要消除腐敗,真正建立一個風清氣正、高效廉潔的政府,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腐敗問題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腐敗現象制度化或者社會化。腐敗正在成為一種中國社會的行為規範,扎根於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很多人似乎就生活在陰暗的角落裡,不是遵守明文規定的制度,反而遵循所謂的“潛規則”。“潛規則”似乎主導著中國社會的運行,成了真正的社會規範或者說是社會行為準則。官員運用權力來尋租,企業就以金錢開路,而老百姓則希望“出點血”擺平麻煩或者辦成事情。這些人按照“潛規則”行事,事實上成為腐敗的參與者與製造者,導致腐敗制度化或社會化。

  第二,腐敗文化似乎正在形成。當前中國腐敗的蔓延風行與滲透影響,使每個人都生活在一種腐敗的氛圍之中,並且腐敗滲透到了人們的內心深處。人們對腐敗問題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邪氣公開肆虐,正氣難以張揚。中國腐敗現象的大面積擴展、普通大眾的羨腐心理和對腐敗認同度的提高,可以說是腐敗文化開始形成的信號。腐敗文化不但能提高人們對腐敗的容忍度和認同度,也會使全社會的道德水平整體下滑,致使腐敗行為成為一種日常生活方式,更加公開化和“合理化”,從而更強化了腐敗的制度性特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