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于澤遠:習近平劃定改革底線

http://www.CRNTT.com   2013-10-10 09:15:52  


 
  習李主政近一年來,在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不錯的開局。政治上,習近平從黨內整風入手,著重打擊腐敗和反對“四風”,雖然整風效果還有待觀察,但不少領導幹部確實在“習式整風”中紅了臉,出了汗,以前司空見慣的官員吃喝奢靡之風也確實受到遏制;經濟上,李克強著重調整經濟結構,減少行政審批,增強市場活力,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回升在望。從官方統計看,中國經濟已基本走出下行陰影,出現了穩中向好的局面。

  外交上,習李對江澤民、胡錦濤時代過分重視大國外交的做法進行了微調,在重視中美、中歐、中俄關係的同時,也全力打造和平穩定的周邊關係。通過習近平、李克強近期一系列出訪,中國與中亞國家、尤其是與亞細安(中國稱東盟)國家的關係更加密切。

  習李上台後的“三把火”為即將到來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出更為大膽的改革措施奠定了良好基礎,習近平也因此敢於在印尼出席APEC期間高調發出改革強音。他說:“我們必須堅定改革開放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開放。”“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切實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不過,對於觀點迥異的中國左右兩派來說,習李將端出的“改革大菜”恐怕很難滿足他們的胃口。一般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將重點討論財稅金融體制、土地制度以及行政體制改革,不大可能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邁出大的步子。雖然過去30多年來中國的政治改革進展遲緩,並因此導致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出現諸多問題甚至風險,但整體上看,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效十分顯著,大多數民眾都從中得到實惠,政治改革滯後的風險還沒有大到讓決策者必須改弦更張的程度。“積極穩妥”或“小步快走”仍可能是今後幾年中國領導人處理政治改革等敏感問題的基本思路。

  因此,習近平在印尼強調,改革“既要大膽探索、勇於開拓,也要穩妥審慎、三思而後行”。換句話說,在經濟、社會領域,改革可以大膽探索,勇於開拓,在政治、意識形態領域,改革則要穩妥審慎,三思而後行。這種謹慎雖可能讓一些人感覺“不解渴”,但或許可以避免無法挽回的“顛覆性錯誤”——這是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劃定的改革底線。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