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諾獎老矣,布克當興

http://www.CRNTT.com   2013-10-16 06:54:22  


許多布克獎獲獎作品後來被翻拍成電影,比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英國病人》《辛德勒的名單》等,占總數三分之一左右。
在布克獎提名階段,不乏埃莉諾·卡頓寫的《發光體》這樣長達832頁的巨著。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訊/諾獎的喧囂剛剛塵埃落定,10月15日,新一屆布克獎又將揭曉,在中國,這個“最好看的文學獎”總是冷清許多,因為入選作品都還沒有中譯本,相關作家的介紹又極為稀缺,除了閉嘴,我們別無選擇。

  諾獎關注的至少是20年前的創作,是文學臘肉,而布克獎卻聚焦於當下,聚焦於那些正在歌唱著的、鮮活的聲音。但,我們的視角已經習慣於被扭曲,所以,一代代中國作家只能以過去時為模板,無可奈何地輸在起跑線上。悼詞中的完美一筆,又如何能與有缺陷的生命相提並論呢?其實,小說讀者們早已投下了自己的選票:諾獎老矣,布克當興。 

01 不和布克比,不知道諾獎有多老

  諾獎得主加起來7028歲!

  今年,82歲的愛麗絲.門羅終於拿到諾獎,這是過去10年中,第四位年齡超過80歲的優勝者。

  從歷史上看,全部109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總年齡竟達7028歲,平均年齡64.47歲,而近10年,獲獎者平均年齡進一步增加,達到了驚人的70.5歲,比布克獎歷史上最年長的獲獎者威廉.戈爾丁(1980年獲獎)的年齡(69歲)還大上不少。 

  相比之下,歷史上全部45位布克獎獲得者平均年齡僅49歲,近20年雖略有增加,也才50.05歲,比諾獎得主們小了20歲還多!

  布克獎同樣有偏見

  當然,諾獎與布克獎也有相同之處,即強烈的向心性。諾獎得主中西歐作家占48.5%,而布克獎得主中,英國本土作家達22名,占50%,雙方在文化偏執程度上,旗鼓相當。

  在贏得爭議方面,布克獎與諾獎不相上下,蘇格蘭著名作家歐文.威爾士(《猜火車》的作者)就認為布克獎極具帝國主義導向,因為迄今為止只有一部蘇格蘭小說得過布克獎。

  曾經現過的那些眼

  常言道:露多大臉,現多大眼。

  在布克獎的歷史上,不乏精彩的小段子,1983 年評委會主席費.威爾登女士在頒獎演講中抨擊出版商們克扣作家,演講結束後,出版協會主席憤怒地衝了過來,他很紳士地放過了她,卻把她的經紀人胖揍一頓。

  布克獎也常走眼,它錯過了多麗絲.萊辛、沃萊.索因卡、威廉.特雷弗、科爾姆.托賓等大師,連艾麗絲.默多克這樣的巨匠,6次被提名也只成功了一次,而1970年獲勝者伯妮絲.魯本斯的《獲選成員》和1972年獲勝者約翰.伯格的《G》,今天看來,毫無疑問是“發錯人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