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去美國化”可行嗎?

http://www.CRNTT.com   2013-11-01 09:16:31  


 
  出現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美國的國內外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美國以人道主義為由對外進行軍事幹預,是自1990年代才開始形成勢頭的。當時的背景是蘇聯解體,美國的自信空前高漲,認為歷史已經“終結”。進入21世紀以後,打擊恐怖主義,以及擔憂恐怖主義勢力掌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更進一步加深了“人道幹預”在美外交戰略中的分量。九一一之後,美國像一頭受傷的公牛,在全世界橫衝直撞,四面樹敵,看起來不可一世,最終卻深陷戰爭泥潭,道義上的公信力也喪失殆盡。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更讓美國社會患上了“幹涉疲勞症”,對在海外用兵慎之又慎。

  在內部治理上,自奧巴馬上台以來,美國國內政治中的爭拗和分裂日益加劇,無論是醫保問題還是預算問題,兩黨置國家利益於不顧,互相拆台看笑話的事情層出不窮;在經濟上,金融危機暴露出來的金融監管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華爾街坐莊的利益格局紋絲未動,貧富差距繼續在擴大;從胡德堡軍事基地槍擊案到波士頓馬拉鬆爆炸案,美國本土的恐怖主義活動並沒有被消除,而“獨狼”式的個人恐怖主義威脅還在增加。

  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美國不得不將大量資源調回國內,對國際事務的掌控日益力不從心。美國不想再當“世界警察”,這聽起來是一個好消息,因為“美國治下的和平”雖然某種程度有利於國際穩定,但這是強權政治下的和平,犧牲了他國的許多權益,既不公平也不公正,世界各國也一直對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嘖有煩言。然而,細細思量之下,事情又似乎沒有那麼簡單了。

  這是因為首先世界不能沒有“警察”,一些國家的內亂到了一定程度,會威脅到其它國家的安全,還是需要“警察”來管的。目前有能力承擔這個責任的,也就只有美國而已。美國被稱為“世界警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它自己想插手,比如伊拉克和阿富汗,另一種是別人想讓它插手,其它國家的政客想利用美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格魯吉亞就希望美國插手格俄衝突,而且認為美國插手得還不夠。有的國家搞選舉,主動邀請美國人去監督,等等。後一種情況說明,很多國家是需要美國這個警察的。

  作為“世界警察”的美國,確有假公濟私、執法尺度不一等毛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主持了公道,維持了國際秩序,對一些胡作非為的統治者形成了威懾。如果沒有美國的行動,薩達姆、卡扎菲(卡達菲)這樣的統治者,大概到今天還在肆無忌憚地壓榨人民;像敘利亞化學武器事件,如果按中國倡導的“不幹涉內政”來處理,那些受襲的人就只能自認倒黴。很多中東示威者近年打出的旗號,也都是人權、民主等“美國價值”,從未要求仿效中國或俄羅斯模式,這從側面佐證了美國在道義上的影響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