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口政策調整釋放經濟發展新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3-11-22 09:48:32  


 
  最後,有益於改善消費結構,為促進經濟增長增添新動力。人口結構老齡化,將使得儲蓄傾向越來越強,而社會消費總規模趨於萎縮。雖然導致中國消費不振、總需求不足的原因有多種多樣,但與人口老齡化進程過快也不無關係。因此,放鬆計劃生育帶來的新增人口將使失去的消費力得到有效補充,為保持社會總需求的增長準備了物質條件。

  假定以2012年消費數據為基數,當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307億元,人均消費支出為15532元。那麼,由於“單獨二胎”後每年增加100萬人的規模,就會至少帶來上百億元的新增消費。而十年後至人口高峰時期增加的人口總量將達1000萬人,這也意味著未來每年的消費支出至少能多出1500億元以上。這對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的相關研究表明,如果中國調整人口生育政策,短期內收入不會產生對GDP潛在增長率的正面影響,負面影響程度也非常微弱,不足0.01個百分點。但在2030年之後,即2031年至2035年,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可以提高7.1%至11.8%;2046年至2050年的潛在增長率可提高15.5%至22.0%。

  放鬆計劃生育政策面臨諸多困難

  文章認為,對於目前的中國而言,放鬆計劃生育政策也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障礙,從而影響人口結構改變的速度與促進經濟增長作用的發揮,因此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第一、要高度關注人口政策放鬆帶來的短期報復性生育高潮。經過30多年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壓制,部分民眾心中隱藏著較為強烈的生育二胎動力。一旦“單獨二胎”政策開始實施,有可能在某些地區會出現一股新的二胎生育高潮,短期內的人口出生率或許會有較大的提高。因此,對於政府而言,應未雨綢繆,在公共基礎設施如教育、醫療、交通等方面應提前做好準備,以應對人口短期突增帶來的壓力。

  第二,應警惕人口政策可能出現的長期失效性。人口政策的短期調整,可能會引發出生率的升高。但從長期來看,人口增長的決定性力量是經濟發展水平,光靠放鬆人口生育政策是遠遠不夠的。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在大多數的發達國家,即使出台了各種各樣的鼓勵生育政策,但並未能改變人口老齡化和人口絕對數量下降的窘境。因此,中國完全有必要根據經濟發展和人口結構變動的實際需要,制定具有長效性和持續性的人口政策,切忌在這個重大問題上的短視行為,更要杜絕為了某些部門利益的一己之私而貽誤無窮。

  第三,應有更為完善的社會保障政策,防止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現象發生。無論是在城鎮還是在農村,符合“單獨二胎”條件的部分家庭,都有可能因為生育和撫養二胎成本增加而導致生活水平下降,少數家庭甚至會因此而跌落貧困線之下。特別是在那些對二胎欲望強烈但又撫養能力有限的家庭,不顧條件地追求多生孩子,陷入貧困陷阱的可能性極大。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大政策的宣講力度,正確引導符合條件家庭的生育行為,同時注重社會保障政策的完善,防止貧困現象的發生和貧困率的上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