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學習時報:前蘇聯拒絕改革的後果是亡黨亡國

http://www.CRNTT.com   2013-12-09 15:26:01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告蘇聯解體。
  中評社北京12月9日訊/此間學習時報日前登載文章《蘇聯領導人拒絕改革的後果》指出,蘇共亡黨、蘇聯解體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頗多的深刻教訓,其中最大的教訓就是:在應當進行改革的時刻,沒有及時而正確地進行改革,突出表現之一是長期拒絕改革。詳論如下:

  蘇共亡黨、蘇聯解體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頗多的深刻教訓,其中最大的教訓就是:在應當進行改革的時刻,沒有及時而正確地進行改革,突出表現之一是長期拒絕改革。

  以蘇聯的集體農莊制度為例來闡述這一問題。集體農莊制度是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內容,儘管在上個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蘇聯推行集體農莊的過程中就遭受了農民反抗,但是,蘇聯政府還是通過強制手段推行了這一制度。由於集體農莊里的農民既無權決定生產什麼,也無權決定自己的勞動產品怎樣分配,且生活困頓,所以農民們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低落,農村和農業潛藏著嚴重危機,廣大農民期盼集體農莊能被解散,自己能自主地擁有生產資料。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過程中以及戰爭結束初期,廣大民眾期盼改變現狀、解散集體農莊的願望愈發強烈,因為千千萬萬農民出身的紅軍戰士走出國門親自領略了其他國家農民們的生活狀況,對比這些國家農民和市民的生活水平所形成的心理落差使得廣大紅軍官兵思變的願望愈加熾烈。一些蘇聯公民甚至直接向蘇共中央領導人寫信反映當時蘇聯集體農莊的真實狀況。比如,斯摩棱斯克軍事政治學校學員梅尼希科夫就在給馬林科夫的信中寫道:“1945—1946年間我就地碰到了許多情況,考察了布良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州一些集體農莊的生活情況。我所看到的事情迫使我給您——聯共(布)中央委員會書記寫信。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非常難受地聽到集體農莊莊員在談論這樣的問題:‘您知道集體農莊不久就要解散嗎?’他們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他們‘無力再生活下去’。確實,在一些集體農莊生活壞得已不能忍受,如在(布良斯克州的)‘新生活’集體農莊,幾乎有一半莊員已經2—3個月沒有面包了。部分人連土豆都沒有。該地區其他集體農莊有一半情況也不好。這種情況不僅僅限於這個地區。”

  蘇聯將軍們在私下交談時對集體農莊制度提出了抨擊。1946年12月,瓦尼戈爾多夫上將對自己的副職菲特雷巴利琴科少將說,使他改變對生活看法的原因是:“我相信,如果今天取消集體農莊,明天就會秩序井然,就會出現市場,就會什麼都有。應該讓人們活下去,他們有權活下去。生活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用生命保衛的!”雷巴利琴科少將則回應說:“集體農莊的糧食被搞走了,什麼也不剩,連種子也吃光了……應該直截了當地說,集體農莊莊員痛恨斯大林,都等待他完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