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惡心別人,毀了自己—— 評《私人訂制》

http://www.CRNTT.com   2013-12-31 11:48:07  


 
  即便不跟馮小剛巔峰的《大腕》、《一聲嘆息》、《沒完沒了》、《天下無賊》這些比較,新作《私人訂制》也已經超出我個人理解力的差了,它不僅無法完成馮小剛事先所說的“樂不抽你”的承諾,連一部及格的華語片也談不上。

  煽情環節一直是馮氏喜劇中的中重要一筆,在其擁躉看來那些都是點睛之筆。比如《甲方乙方》最後一幕,楊立新扮演的技術員喪妻之後的凄慘和隨之得到的同情,不僅將馮小剛的小聰明發揮了出來,也成了觀眾念念碎的經典橋段。可是在《私人訂制》里,連具有廣泛意義的煽情,馮小剛也懶得去花心思處理了,最後落下一個不著調的環保情懷。這就像我在一個衛生狀況嚴重惡劣、味道全無、品相極差的快餐館吃完一頓難吃的飯菜,老板跑出來告訴我,雖然粗糙難吃還可能回頭拉肚子,但這是塑身減肥以及懷有功德的一餐。此時你會想出什麼呢?

  在凌晨首映場結束時,我身邊一起走出場的人不少邊走邊罵罵咧咧的,就此,也許馮小剛會創造個奇跡——一部讓人看後一腔憤怒的賀歲片。

  這要二流子導演拍的最終票房三五百萬的片子也就算了,比如新人導演眼光和才華都有限,也可能是上來就打算忽悠一下觀眾,這都能讓人理解,畢竟華語電影最不缺就是嬉皮笑臉咯吱你樂,但實際上總是給人一種跪舔又不得要領充滿蠢勁兒的電影。可這是大導馮小剛注定兩億三億甚至更多地往兜揣的年度大片啊,當你看到片中將“走心”當成台詞時,那可真有一種打臉的感覺啊。如果要找出一個馮小剛對待《私人訂制》這部作品最顯著的特點,大概就應該是“不走心”三個字。

  馮小剛數次表達不想拍電影了,累,尤其是這種逗人笑的喜劇片。但觀眾和老板需要他拍,所以他不得不拍。這既是對職業道德的一種嚴重詆毀,也是對自我的一種歪曲式認識。你當然可以去拍你認為的深刻的、藝術的作品,甚至也可以馬放南山就此放手讓觀眾就這麼一直惦記下去。一邊厭煩,一邊不得不去做,其結果就是眼前這部完全可以被認定為不及格的《私人訂制》。

  不能說馮小剛對喜劇的仿徨是一種矯情,其中的很多原委外人無法得知,但這種心態起碼已經超出一名職業人的可被容忍的範圍。對投資人、對參與拍攝的演員和其他工作人員、對曾忠實於你的觀眾,這麼輕佻地看待自己的活兒,難道不是一種職業道德上的無法無天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