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4年中國貨幣政策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4-01-12 09:45:44  


 
  對於第一種情況,應該講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小。目前市場對2014年GDP增長的一致預期在7.5%左右,比2013年略低,甚至有機構給出7%以下的預測。誠然,從目前貨幣政策來看,對今年經濟增長不會構成推力,但如果僅以綫性外推的邏輯來思考今年經濟,則可能會錯過一些已經積極變化的因素。

  例如,2014年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被低估的可能。2012年出口僅增長7.9%,去年增長也大致在8%左右,出口連續兩年對GDP的拉動為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發揮出口的支撐作用”,這是從內部把出口穩增長的重要性提高了。從外部來講,全球經濟尤其是發達國家經濟複蘇勢頭仍在持續,IMF近期持續表態將上調美國及日本經濟增長預期,歐元區2014年亦將擺脫技術衰退的泥淖而重回正增長。外部條件的轉暖是支撐中國出口的最大動力,一般而言,OECD綜合領先指標(CLI)領先我國出口增速3-6個月,目前這一指標自2012年9月以來仍在持續攀升。而從去年三季度以來,我國貿易的四大夥伴除日本稍遜外,美、歐及東盟出口同比增速均持續轉暖,如今年這一態勢能夠繼續,則出口增速全年有望重回10%的增長甚至更高,這將直接對GDP形成正向拉動作用。

  此外,消費情況今年應該不會比去年更差。去年消費增速很大程度受到餐飲收入大幅下滑的影響,今年的反腐倡廉仍將對餐飲行業構成衝擊,不過從基數效應的角度考慮,其對同比數據的影響將較去年大幅下降。消費增速全年有望較去年回升1個百分點甚至更多。

  因此,一部分積極因素的改善可能會使得全年經濟增長並沒有想象中的差,且考慮到政府推進改革和結構轉型的決心,全年因經濟增長不及預期而放鬆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對於第二種情況而言,去杠杆是貫穿2013年金融市場的主題,管理層對地方融資平台和債務擴張問題的擔憂是去年下半年以來貨幣政策收緊的主要原因。從本次審計署債務審計結果看,今明兩年是地方政府性債務償還的高峰期,到2015年末需要償還的債務占比達到53.9%,這意味著地方政府借新還舊、再融資的壓力較大,加之地方融資平台自身產生現金流的能力較弱,將不可避免導致流動性風險上升。

  雖然債務總體可控,但局部信用風險不排除一觸即發的可能,這就使央行面臨兩難局面。央行既希望通過信用事件來降低金融領域風險偏好,又要防控局部信用風險上升成為全局風險的可能,因為一旦引發系統性信用風險,資產價格的大幅收縮必將刺破金融泡沫。

  不過,管理層顯然對此亦有所應對。發改委近日就企業債市場發展答記者問時談到,目前已部署六點工作來防範地方政府和投融資平台公司債務風險,其中就包括允許平台公司發行部分債券對“高利短期債務”進行置換和對無法完工實現預期收益的建設項目允許發行適度規模新債來“借新還舊”。因此,總體看今年發生系統性信用風險的可能性也較低,局部風險無礙央行對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