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閻連科:社會越向前,人心越被掏空

http://www.CRNTT.com   2014-01-26 12:07:20  


 
坑蒙拐騙是多數“萬元戶”必由之路  

  李倩:在《炸裂志》的首尾,您本人皆以“主筆者”面目出現,有什麼考慮?

  閻連科:這樣寫有幾層意思吧,一個是這樣開頭,希望小說能更有趣味感;另外每一部地方志都是需要有主編的,這樣寫又能讓讀者找回一種真實感。當然還有第三層意思,這也或多或少表達了閻連科這麼多年寫作的某種心境吧,比如小說中的“地方志”的市長孔明亮,把閻連科寫的內容一把火燒掉了,確實和我自己的寫作心得有著某種非常微妙的聯繫。
  李倩:《炸裂志》中的村子,從“男盜女娼”開始,所有人都是扭曲和愚昧的,但這樣的村莊卻不斷發展,炸裂為國際大都市,您如何解讀這種矛盾?

  閻連科:我覺得《炸裂志》裡的人不能用愚昧來形容,而是人有很多本能的東西,在某種情況下表達出來了,比如說對富裕、對現代文明的向往。

  舉個有點簡單化的例子,在八十年代初真正熬到“萬元戶”的有錢人,都不是我們日常中所說的實在人、老實人。而是些有能耐的、膽大的,甚至於有些蹲過監獄、搶過東西、歷史上家庭成分有問題的人,他們紛紛離開家鄉下海,過了幾年成為了老板。當然這樣舉例也許有片面性,當時也還沒有今天“精英”的這種概念,但這些人一定不是我們傳統中所說的“本分”的人,我們的歷史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欲望極度膨脹 我們三觀盡毀  

  李倩:炸裂人也好,萬元戶也好,他們的成功是否源自偶然?

  閻連科:我覺得這樣的人的成功和城市的成功恰恰是必然的,但是這個發展過程,同時讓中國人——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從有理想變得沒有理想了,這種理想指的也許是那些烏托邦的,不能實現的願望,從沒有理想又轉化成人心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欲望。

  我經常說,人心被掏空的過程是分三步走的,從“美望”到欲望,欲望如今又走到“惡望”。現在人的欲望已經被簡單化了,所以才會有那些極其不可思議的事情一件一件的發生,比如有一段時間,我們看新聞每天都有這個人把兒童摔在地上了,那個人把嬰兒埋在雪裡了。一件事情偶然發生也許是個案,但一段時間內,如果每天都看到這樣的新聞發生,那就一定不是偶然的,我們其實把很多事情都當作個案去看待,但這些事件接連發生就已經產生了它的普遍性。這些事件本身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但人的“惡望”把它們聯繫在一起。

  李倩:諸多荒誕事件的出現,都源自當年“美望”的喪失?

  閻連科:美望的喪失、欲望的膨脹,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轉化成惡望,今天每個人對罪惡的認同感,已經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時期。比如說,男盜女娼一直是我們道德上最抵觸的東西,又比如說貪污腐敗,當年一個貪污二斤糧票就覺得是很大的罪行,但今天一個人貪污一兩千萬,大家都特別習以為常。這就是我們對罪惡的認同感的上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