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習馬會”應該進行但不是在“APEC”

http://www.CRNTT.com   2014-01-31 08:53:57  


 
  正因為如此,在二零零一年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輪到在中國上海舉行之前,陳水扁就意圖打破這一慣例,指派任“副總統”李元簇出席,但遭到北京反對。陳水扁來不及另行指派代表(也有說是陳水扁因氣壞了而拒絕另派代表),而致台灣首次沒有代表出席“APEC”的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由此可見,北京對台灣“領導人代表”的身份的堅持。當然,在馬英九上台後,既是為了肯定馬英九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也是為了報償連戰搭建國共平台的功勞,北京破例同意讓馬英九指派卸任“副總統”連戰,代表其出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後來取代連戰的蕭萬長,也是卸任“副總統”),但也僅只是卸任“副總統”而已,而根本不可能是由現職的“總統”直接出席。

  馬英九卻認為,既然台灣是以經濟體的身份參加“APEC”,而他作為台灣經濟體的領導人,就應有權出席“APEC”的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何況,今年的會議是在北京舉行,北京有權直接自行決定台灣出席者的人選。由此看來,馬英九仍然是無視當年台灣加入“APEC”的“備忘錄”,及“APEC”各成員體所認同的“西雅圖模式”。

  而且更嚴峻的是,其一,正如前面所述,“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各國領袖聚會的架構,馬英九倘直接參與,必會造成“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其二,從明年起輪到在其他國家舉行時,馬英九本人,或是“二零一六”後倘是民進黨勝選的領導人,也將會以“北京模式”為例,“理直氣壯”地要求出席由其他成員體舉行的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這是北京所不願意見到的。

  因此看來,以馬英九出席北京“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方式來登陸,將難以成行。但又並非沒有別的可行辦法。比如,每年也是在秋天舉行的“博鰲論壇”,就是一個民間的組織,出席者既有現任領導人,也有卸任領導人,更有商界代表,政治性大為沖洗,而且每年都是定期在中國的博鰲舉行,其“國際性政府間”的色彩就相對較弱。倘馬英九不願以“專程”方式進行大陸之旅的話,就只有“博鰲論壇”這一途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