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金融:利率市場化3年圖譜

http://www.CRNTT.com   2014-02-10 09:10:54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中國利率市場化可適當超越金融市場的發展,從實踐來看,3年左右完成存款利率的市場化比較合理。

  《英大金融》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文章表示,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關於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表示,中國正在醞釀在存款利率市場化領域,通過建立包括定價、報價在內的機制,在中期全面實現利率市場化。

  適當超越金融市場發展

  文章指出,利率市場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包括諸多層面的演進,比如資金價格形成主導權從政府向市場讓渡,金融市場(包括直接和間接融資市場)逐步發展、分層和融合、逐步綜合和混業經營,金融系統從封閉走向開放等。

  基於當前現狀,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一個指導思想是,利率市場化可適當超越金融市場的發展,可適度優先發展直接融資市場,允許金融市場的部分融合來造成必要的改革壓力,從而實現利率市場化和金融市場及其監管、宏觀調控的協調發展。

  考慮到銀行主導的間接融資市場是中國當前和未來10年內金融市場的主體,中國的利率市場化仍需要以存貸款利率市場化為重點。

  中國逐步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浮動區間的原則應該包括:中長期存款利率放開優先於短期利率;大額可轉讓存單優先於中長期存款利率的完全放開;及時評估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影響,適時調整利率上下限波動幅度推進力度。以市場實際承受能力決定利率市場化推進速度。

  當然,利率市場化還僅僅只是實現金融資源的以市場為基礎的優化配置,要達到資源的市場化配置,還需要經濟體系的完全市場化,包括其他要素市場的定價機制市場化,地方融資平台的約束硬化,政府管制、管理的市場化等。利率市場化並不能自發解決這些問題,甚至可能還會惡化這些激勵約束機制問題。因此,讓實體經濟向金融體系發出正確的風險收益信號,是保證利率市場化能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前提條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