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絲路,新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4-02-24 09:37:56  


 
  中國提出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目標,是促進歐亞大陸各國經濟的共同發展,在當前全球化現代經濟大背景下,沒有“匯通天下”的金融一體化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最佳中國商品,應該是中國貨幣服務的貿易,其拓展路徑是依靠自發形成的利率市場化,依靠草根金融家的走出去,而不是國有商業銀行的盲目投資。

  各級政府可以做的是構建整個西部進而延展到歐亞大陸的金融交易市場,制定交易規則、維護交易秩序、確保交易公平。歐亞大陸金融交易市場不僅僅應該包括小微企業的股份轉讓,即俗稱的“四板”股票交易所,還應該包括草根金融機構的再融資衍生產品,以及大宗商品的集中交易買賣。中央政府對西部的轉移支付,也應該通過這些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補貼給市場經濟的經營個體,而不是由地方政府的投資機構去亂花錢。

  地處西南內陸的重慶渝涪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好典型。通過組織榨菜產業鏈上不同交易方,利用集中交易的金融產品設計,有效結合投資、投機和採購生產等需求,小小的榨菜“年集中交易額”已經上百億。其市場化博弈後的基準價格,不僅穩定了榨菜市場、熨平了由於氣候等不確定因素造成的價格波動,更促進了相關產業金融風險的釋放。

  如果西部各省份都能把自身特色的、比榨菜更大宗的商品通過金融手段,做成互聯互通的交易平台,形成區域基準價格服務歐亞實體經濟,何愁不會重現漢唐“萬商雲集”的場面?如果慕名而來的中亞各國小微企業,都能到中國的陸權金融中心交易所來登記、托管、掛牌、交易,並得到合理的資金成本融資,我們又何愁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沒有發展的抓手和戰略方向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