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盡快推進人民幣自由兌換

http://www.CRNTT.com   2014-02-24 09:29:08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訊/截至2013年底,中國外匯儲備達3.82萬億美元,以絕對額看,已連續多年世界第一,是位居世界第二的日本的3.11倍,超過除歐洲美元外所有外儲的總和。中國究竟應保持多少外儲,已成為中國金融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問題。

  中國證券報發表中國人保資產管理公司蔡紅標文章表示,以傳統西方經濟學的觀點,外儲增加過快,是導致近年基礎貨幣投放過多的主因。而這更多是會計記賬方式問題。事實上,目前M2近年快速增加,可能與外儲關係並不大,主因還是為拉動經濟而進行的貨幣寬鬆。

   眾所周知,香港每發行7.8元港幣的基礎貨幣,必須對應有1美元的儲備。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固定匯率,而是以硬通貨為基礎的貨幣制度(所有紙幣長期而言對內均是貶值的,因此絕對的硬通貨並不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港版金本位制。當然,香港經濟總量有限,且由於歷史因素,其貨幣制度沒有普遍意義。但假如參考香港的貨幣制度,理論上中國內地應該有多少硬通貨?

  文章分析,將2000-2013年的M2與外匯儲備做比較。考慮到匯率因素,M2/外匯儲備在2000年為9.67,為歷年最高;2008年為3.57,為歷年最低;2013年為4.75。如從中國外匯儲備來看貨幣供應量,顯然2007年、2008年是比較合適的。考慮到2009年初十分嚴峻的世界經濟形勢,那麼2009年通過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應該說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畢竟考慮匯率因素後,M2與外儲的比例僅較上年增加了4.2%。由於貨幣投放的慣性,儘管2010年這個比例較上年又增加了3.5%,但該比例仍控制在4倍以內。但是,2011年以來,貨幣存在明顯超發,而相應的人民幣事實上應該貶值才對。如簡單計算,2011年人民幣對美元應較上年貶值5%,但事實是升值了4.75%。類似情況在2012年、2013年同樣存在,即過去三年人民幣理論上應貶值15%,但實際卻是升值8.6%。從這個角度看,目前中國外匯儲備不僅不多,一定程度上還存在不足。 

  以外儲來討論貨幣發行量,顯然容易引發爭議。但即便從單純的M2進行國際比較,也可以得出類似結論。人民幣已經持續升值5年,而這與愈發龐大的M2相結合,必須防範出現當年《廣場協議》後日元升值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事實上,當年日本與美國簽訂《廣場協議》後,日元對美元大幅升值,由於公開市場幹預沒有對衝機制,為保持美元匯價所拋售的日元直接成為貨幣供應量的一部分,日本1987年M2+CD(大額可轉讓存單)增速超過兩位數,創下歷史新高,同時誘發了資本市場與房地產市場的雙重泡沫,成為日本失去的十年的主要誘因。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