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對習馬會第三地也須充滿想像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4-03-05 08:40:18  


習馬會的第三地,新加坡?澳門?
  中評社北京3月5日訊/澳門新華澳報評論員富權今天撰文《對習馬會第三地也須充滿想像空間》,就一向反對在國際場合包括北京“APEC”進行“習馬會”的孫亞夫突然提出“習馬會”可在“第三地”舉行的話題,進行了一番分析:

  這幾天,有關“習馬會”的議題又再被“炒”熱。事緣一向反對在國際場合包括北京“APEC”進行“習馬會”的孫亞夫,突然提出可在“第三地”舉行,就像“汪辜會談”在新加坡那樣。但似乎這並非是北京高層的想法,因而孫亞夫也承認自己已經不在國台辦任職,因而不知國台辦的想法如何。當然,孫亞夫也進一步說明實現兩岸領導人會面,究竟要達成什麼目的,解決什麼問題,議題安排也是要思考的,雙方見面是希望兩岸關係能夠發展,而不是緊緊握手而已,想像空間還可以很大。

  新加坡?這確是充滿“想像空間”的場域。中國人向來信奉“周而復始,生生不息”。既然兩岸分治幾十年之後的由官方授權的“白手套”的“第一次握手”,是在新加坡,那麼,在海峽兩會的商談走了一圈之後,兩岸領導人的“第一次握手”也是在新加坡,也可說是一個“輪迴”。

  倘是這個理由成立,那麼“習馬會”又是以甚麼名義進行?有人說,就乾脆以兩岸領導人正式會見的名義,但倘此卻又可能會墮落“國際場合”的桎梏。也有人說,“偶遇”:在台灣方面,是新加坡與台灣的自由貿易協議在新加坡簽署,為表達馬政府對此的重視,由馬英九親自出馬,前往新加坡觀禮或簽署,而“正好此時”,在大陸方面,習近平也到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由地主李顯龍安排,兩人會面並進行會談。但這顯然不符合台灣方面的口味,民進黨也將拒絕“收貨”,而且即使是大陸方面也認為“偶遇”將無法深入商談問題,難以收穫成果,貶低“習馬會”的應有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