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自貿區成敗關鍵在制度創新

http://www.CRNTT.com   2014-03-10 08:40:01  


 
  邵志清:實際上,“一行三會”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都有政策出台。這里面有幾件事情希望能做:第一,金融要支持實體經濟,對實體經濟進行對接;第二,對資金的資源流動,尤其是人民幣的跨境自由流動,有一定的放鬆,但這是一個逐步的過程;第三,對資金的市場有一些特別的放開。

  總的來講,應該要有鼓勵人民幣走出去的試點作用,但同時也會加強對金融的監管,希望監管也用負面清單的思維方式,要守住底線,不能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的風險,這個政府工作報告里也提到了。

  問:自貿區在推進制度創新方面的時間表是怎樣的?

  邵志清:目標是用三年時間,形成一套可複制可推廣的制度體系。自貿區實際運營是去年9月底開始的,到今年一周年的時候,也就是9月底時要推出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制度。然後每年要不斷試探新的東西。

  事實上,有一些推廣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里已經有了。比如認繳制,已經推廣。年報變年審為公示制,也已經被推廣。今年要再推出一些。

  另外,外界包括我們自己可能有一些聲音說負面清單是不是長了一點,這是去年因為時間比較緊。新事物總是處於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今年將推2014年版的,操作性要更強,方便程度要更高。一方面負面清單在改進,一方面政府的監管、服務也不斷在探索。2014年的負面清單我還沒看到,希望能夠進一步精簡。

  問:自貿區建設過程中現實的困難和障礙有哪些?

  邵志清:現實的困難就是綜合協調工作量大,因為自貿區涉及的面非常廣,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某一個點要放開,涉及到原來很多部委辦的很多規定,有些是上海地方做的,有些是中央部委做的,要打破就要協調。

  舉個例子,像增值電信業務的開放,原來對外資進入設定了上限,最高不超過50%,不能控股。現在8項增值電信業務里已經開放了7項,其中有5項外資可以達到100%的比例,這就是重大的突破。這個突破就需要地方和中央部委協調,上海與工信部對接,細則還是要由部里制定,我們來執行。

  自貿區建設不能只考慮上海

  問:上海自貿區對其他地方有什麼意義?

  邵志清:自貿區的建設過程中,我們不光考慮上海,實際上所謂的可複制可推廣,一定是提升我們國家對外開放水平的,要促進這樣一個目標。如果只在上海能做成,意義就不大了,承擔的戰略地位就不高了。因此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創新,不能像以前那樣構建政策窪地,而是要為全國未來的新的體系制度建設做貢獻。上海的作用、地位決定它承擔的是國家戰略,一定是未來可以推廣到國內其他地方的,國家層面的制度體系建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