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國際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4-02-25 09:09:55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訊/上海自貿試驗區是中國新一屆政府組成以來,做出的最重大經濟決策之一。這一兼具象徵意義和破冰意義的政策實踐,突破了28.78平方公裡的地理範疇,是新形勢下中國面向世界的試驗田,有必要從國際戰略的視角進行解讀。

  自貿試驗區的國際屬性

  東方早報發表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公共管理學博士後王磊文章表示,上海自貿試驗區具有明顯的國際屬性,可以從國際、國內和上海三個層面展開認識。

  從國際視角看,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啟動具有明顯的國際背景。首先,中國面臨著“二次入世”的嚴峻挑戰。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形勢日趨複雜多變,美歐等發達國家採取措施自我解圍。除了實行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發達國家還繞開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代表的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力推雙邊或諸邊自由貿易區(FTA)戰略,致使多哈回合談判步履艱難,在巴厘島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九屆部長級會議一波三折充分反映了這一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跨大西洋貿易投資夥伴關係(TTIP)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其目的在於瞄准制定新一代貿易和投資規則,掌握主動權。其次,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BIT)和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均取得一定的突破和進展。在此背景下,中國有必要先行先試,按照國際化和法治化的要求,摸索經驗,以便研提應對方案。

  從全國視角看,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定位是服務於國家戰略。有別於中國正在實施的自貿區(FTA)戰略和中美及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等,它是中國主動開放、自主建立的改革開放區域,側重制度創新,而非打造政策窪地。因此,上海自貿區的任務不僅包括貿易、投資、製造業等傳統自貿區的內涵,更延展至服務業開放、行政體制改革、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是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此外,上海自貿試驗區還對接上海“四個國際中心”建設。國務院公布的《中國(上憨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確定了上海自貿試驗區要擴大服務業開放,重點是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以及社會服務等領域的18個重點領域,是上海“四個中心”建設穩步系統推進的重要一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