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匯率波幅擴大體現監管自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3 09:18:34  


 
  “人民幣匯率變化主要取決於以國際收支為從基礎的外匯供求狀況。2013年我國經常項目順差與GDP之比已降至2.1%,國際收支趨於平衡,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基礎。同時,我國財政金融風險可控,外匯儲備充裕,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較強,人民幣匯率也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雙向浮動意味著人民幣匯率短期內的升值和貶值都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某種趨勢,應當更加關注中長期的趨勢。”這位發言人稱。

  暨南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孫華妤說,分析最近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原因,一方面是2月底央行主導貶值後,市場領會了央行意圖;另一方面,最近中國經濟有走弱跡象,一些國際投資機構趁機做空中國,造成一些資金流出。

  當然,央行也有足夠手段應對可能出現的異常波動。央行發言人表示,如果匯率出現異常大幅波動,中國人民銀行將實施必要的調節和管理。

  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

文章提出,過去,人民幣匯率體制中“管理”的成分多於“浮動”,匯率彈性不足影響著國內宏觀經濟的調整以及金融機構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專家表示,增強波動彈性是匯率市場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減少管制、讓市場發揮基礎性作用的體現,將有助於優化資金配置效率,進一步增強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

  “這次的貶值是短期波動,不代表長期走勢。一般一季度出口會走弱,經濟疲軟,二季度經濟開始恢復,三季度會上升,所以從中期看,人民幣匯率不會有大的貶值,二季度出口恢復後,可能有一定的升值。”孫華妤說。

  專家分析,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人民幣不會出現趨勢性貶值。短期看,市場為了適應新的制度安排,不排除出現人民幣匯率調整性貶值的可能。孫華妤認為,今後人民幣匯率將在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呈上下波動趨勢。

  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央行表示,根據外匯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進一步發揮市場匯率的作用,央行基本退出常態式外匯幹預,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