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金融:金融業“四化運動”的喜和憂

http://www.CRNTT.com   2014-04-09 09:10:38  


中國金融業的“四化運動”對傳統的金融監管體制提出了挑戰,推動著中國金融業加速變革。
  中評社北京4月9日訊/縱觀近年來中國金融業的變革創新,以“渠道化”、“資產管理化”、“產品化”、“網絡化”為特征的“四化運動”無疑是最鮮明的特色。

  中國證券報發表申銀萬國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文章表示,“四化運動”因何而興?彼此之間是什麼關係?趨勢將如何演變?這是任何一個金融投資人都應該關注的問題。

  “渠道化”泡沫式發展

  文章介紹,“渠道化”因中國信托業而生。正當中國信托業歷經多次清理整頓、企業數量減少一半以上、資產規模極度收縮、主營業務找不著北的時候,一種新的融資方式悄然興起,並且獨青睞於中國信托業。這種融資方式就是渠道式融資,它不像銀行貸款那樣受到額度和信用資質的限制,也不像股票和債券融資那樣,需要冗長的審核流程。這種融資方式因為簡單、便捷和高效,快速膨脹起來,而且獨有中國信托業享有合法渠道的特權。其他金融行業要想使傳統信貸、股權和債券外的其他融資方式合法化,也必須要走信托的渠道。

  信托法本是西方金融業的根本大法,是規範整個金融業資產受托關係的根本法,在中國成了信托業的特權法。信托業由此一步登天,在不到五年的時間里,資產規模擴大到10萬億元,由金融各業中的“老小”,發展成位居銀行業之後的“老二”。信托業成了暴發戶,讓所有金融行業都紅了眼。渠道式融資是如此簡單,只要找到項目、找到資金,通過一個官方認可的渠道對接起來,一筆融資就完成了,比發股票發債券簡單得多。企業付給的資金利息高,金融機構賺取的利差大,資金提供者獲得的利息收入高。

  當前傳統融資工具根本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企業只要有土地、有房產、有股權、有現金流等當中的任何一項,就有條件融資。關鍵是找資金,而資金大部分仍然需要來源於銀行。銀行有動力做渠道式融資,可以不受各種存貸指標約束,可以獲取更高的利息,因此,銀信合作的通道式融資爆發了,銀信合作的快速增長也讓券商眼紅。只要證券監管層進一步擴大券商資產管理的投資領域和品種,券商專項和集合理財產品就完全可以作為通道式融資的合法渠道來用。由此,銀證開始合作了。券商既無資金,也不需要對項目負責,只收取通道費,遠比信托優惠。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券商通道式資產管理的餘額已接近6萬億元。儘管賺取的通道費微乎其微,但也撈得個資產管理規模的泡沫式增長。而現在,公募基金公司和保險公司也眼紅了,正在加入渠道式融資的爭奪當中。金融租賃公司則早已加入到渠道式融資的競爭行列中了。通道業務成了金融各業中重要的業務增長點,互相借道、相互搭橋、留下買路錢,成了金融機構的重要業務收入。渠道是金融分業監管體制下,金融各業享受的特權。過去,金融分業監管模式的基本特點是主營業務不交叉,資金不互通,但渠道業務把金融各業資金互通渠道徹底打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