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微創手術”漸入佳境

http://www.CRNTT.com   2014-04-20 08:24:03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訊/宏觀經濟今年首季運行數據基本出齊。首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4%,為今年繼續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淘汰落後與過剩產能,加快實現中國經濟的“升級換擋”奠定了新的前行基礎。

  北京青年報發表上海學者魯寧文章表示,從具體數據看,中國經濟增幅持續緩慢下行是不爭事實,具體經濟指標有好有差、好多差少亦是客觀存在。面對處於“升級換擋”階段的中國經濟,以及深深融入全球市場且世界經濟所呈現的複雜局面和運行,單從數據出發,很難準確把脈中國經濟的當前現狀和未來走勢。當下亟須冷靜求實的客觀分析,切忌預設立場再硬找論據的主觀臆斷。

  文章分析,表面看,7.4%的首季增幅刷新了20個季度以來的季度新低,人們的隱憂難免由此加劇。但深入一步再看,中國經濟柳暗花明的態勢進一步確立。在7.4%的首季增幅背後,二產增幅只有7.2%,三產增幅則有7.8%。三產增幅再次高於二產增幅正好說明,中國經濟製造業偏重表現為中低端正製造業比重過大、產能嚴重過剩而服務業偏輕的畸形結構正在逐步改善。如果不帶偏見,應當承認這正是結構調整所期待的效果之一。

  首季17.6%的投資增幅也呈現為近年來的新低,但稍作細辨,減少的是重複建設和粗放投資,投資結構得以優化。一產投資重農的基礎投資增幅創下25.8%的歷史紀錄,二產投資增幅降至14.7%但新興產業投資增幅升至22.3%,三產投資增幅高達19.6%,民企投資增幅維持20.9%比綜合投資增幅高出3.3個百分點的高位,同樣是投資結構改革所期待的求之不得的好事。

  服務業占比佔中國經濟總占比首季已超過49%,占比相較於去年同期又上升了1.1個百分點。這同樣是結構調整所追求的目標。

  今年全年就業人數計劃新增900萬人,按季度均分,首季只需新增230萬人就算完成季度目標,可首季新增就業人數高達340萬人,這大大出乎市場觀察人士預料乃至政府自身預料的“就業盈餘”,恰是中國經濟開始由“製造主導”向“服務主打”轉型的真切寫照。

  就業態勢好於預期,物價控制也好於預期,兩大“好預期”所形成的合力,轉化為社會消費增幅高達12.2% ,不但遠高於7.4%的經濟增幅,而且比市場普遍預期高出1.2個百分點。這又進一步印證了中國經濟由投資主導向消費主導的態勢正在進一步構築的客觀結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