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鄧麗君與台灣的戒嚴年代

http://www.CRNTT.com   2014-05-13 15:05:47  


1981年鄧麗君在金門烈嶼勞軍時給士兵們簽名
 
  本名鄧麗筠的鄧麗君,父親是退伍軍人,雖然家境不好,讓她從小就外出演唱,貼補家用,但她的私生活一向嚴肅、規矩,私下作風相當純樸,也不愛化妝打扮,更一直有媽媽陪伴。讓她雖身處演藝圈大染缸,形象卻一直相當好。甚至中美建交後,台灣當局為凝聚民心,發起愛國基金捐獻活動,年僅二十多歲的鄧麗君也大方地捐了五十萬元新台幣,表達自己的心意。

  當時的鄧麗君不但在台灣相當受歡迎,她在東南亞及香港地區等地也是如日中天。一帆風順之餘,她並不以此為滿足,1974年,在日本唱片公司主動挖角下,已是華語歌壇重要明星的鄧麗君,逐漸調整重心,以泰麗莎·鄧的名號在日本發展。雖然日本歌壇將她視為新人,初期起步也並不順利,但鄧麗軍靠著自己的天賦與毅力,不斷調整與磨練唱腔,終於順利打進日本市場。

  但就在此時,1979年2月,假護照風波爆發了,台灣地區和日本媒體均大幅報道鄧麗君持印尼假護照入境,並已遭行政拘留、無法交保的訊息,也成為這個24歲的玉女歌手一生中首度遇到的巨大波折。

  原來,鄧麗君於2月13日晚間,原訂自香港搭乘中華航空公司班機經台北前往日本。但她抵達台北後才發現,華航飛東京飛機班班客滿,如果要用台灣的護照入境台北,等隔天的班機,按當時規定,鄧麗君不可以在24小時內出境,她又不想浪費時間返回香港,因此磋商過程中,鄧麗君拿出一本印尼護照到入境室問查驗人員,能否以外國護照過境?

  但因這本護照系印尼護照,與鄧麗君的資料亦不符。台灣證照查驗人員當場拒絕鄧麗君的要求,她只能搭機回到香港,隔日再持“中華民國”護照赴日。沒想到,她的這個舉動被一名在台灣“中國時報”任職的機場駐點記者,或說是一名美國媒體的記者發現了,不但偷拍下照片,還循管道打探到鄧麗君所持印尼護照的號碼,並向印尼駐台灣代表處查核是否真有此事;據說在鄧家交涉求情無效之後,隨即在媒體上傳出鄧麗君持有印尼護照的消息。

  現在可能很難想象,在那個戒嚴年代,連一般人出國都受限制,持有一本他國護照是多嚴重的一件事。

  在這個敏感時刻,這代表了對當局的不信任,可能預備在情勢不虞之際外逃,更別提當時台灣地區當局才剛剛面臨遭最重要友邦美國背棄、斷交的痛苦與挫折。是以鄧麗君的舉措等於公開與國民黨當局唱反調,以行動表達對台灣沒有信心,在那個政治可以決定一切,甚至演藝人員演出機會、出國護照能否許可的年代,這個“不愛國”的忠誠問題可說極其嚴重。

  事實上,當時台灣地區辦理護照等證明極其不便,耗時多,更不可能即辦即用。特別明星想出國表演,須持邀請函向“教育部”申請許可(演藝事業屬於教育文化事務),同時通過演藝事業主管單位新聞局同意,甚至要通過“國安部門”核定思想純正、無不良嗜好等條件才能成行,手續繁瑣。往往過了契約檔期,證件還沒核准下來。

  加上1970年代後期,台灣地區外交面臨困境,東南亞某些與台灣地區沒有邦交國家的海關人員,對持“中華民國”護照者多所刁難,非常不方便,或須找人作保。因此對部分富商、外資工作人員,或如鄧麗君等長期在海外奔波的影視歌星,為走埠方便,花錢購買一本東南亞國家護照傍身已是公開秘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