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博科聖地”肆虐與非洲反恐窘境

http://www.CRNTT.com   2014-06-01 09:29:47  


 
多國聯合打擊難奏效

  “博科聖地”之所以會引起世人的關注,除了其本身激進的意識形態和行為的恐怖主義之外,還有其“外溢”的影響力。除了尼日利亞以外,“博科聖地”還將自己的觸角伸向了相鄰的乍得、尼日爾和喀麥隆等國。一方面,“博科聖地”將這些國家作為了自己的“大後方”,每當尼日利亞政府軍強力清剿之時,“博科聖地”就會越過邊境,躲避風頭;另一方面,“博科聖地”也在這些國家開辟自己的據點,並且不斷擴張勢力,影響所在國的安全。

  也正是因為如此,近日法國、尼日利亞、乍得、喀麥隆、尼日爾和博茲瓦納六國總統,以及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英國外交大臣黑格和美國副國務卿舍曼在巴黎共同商討了打擊“博科聖地”的戰略。人們對此次會議的期待很高,認為法國很可能像去年干涉中非和馬里那樣,自己出兵或者組織相關國家打擊“博科聖地”。

  不過這種預估很快被證明是一廂情願,相關國家只是達成了相互合作的共識。會議通過了一個打擊“博科聖地”的中長期地區計劃。該計劃確定有關國家協調情報系統行動,交流信息,監控邊境,在乍得湖周圍部署軍隊,在發生危險情況時實施干預。至於法國主導的共同出兵,卻被拋在了一邊。

  其實這並不是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第一次討論“博科聖地”的問題。早在2011年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就曾討論過如何打擊“博科聖地”,2012年非盟國家首腦會議也討論了如何打擊“博科聖地”。而在國際社會,聯合國、美國和歐洲都曾經先後提出建議,希望幫助尼日利亞打擊“博科聖地”。不過歷次會議和建議,都最終成為了“空談”。

  一方面,由於“博科聖地”流竄在邊界之間,使得任何出兵清剿都可能意味著進入他國境內追擊作戰,這將考驗相關當事國的信任關係;另一方面,聯合打擊並不能夠確保根除“博科聖地”。正如法國去年出兵馬里所顯示的那樣,短暫的出兵打擊之後,“圖阿雷格”武裝經歷了休整後很快卷土重來。因此,對於“博科聖地”的打擊是否也會重現馬里“圖阿雷格”式的窘境,人們難免會有所擔心。

  相關國家的孱弱和彼此不信任,造成了武力打擊難以持續,“博科聖地”“打而不滅”的窘境。如何在經濟發展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會和政治參與體系,以此削除極端主義在國內的“魅力”,恐怕才是尼日利亞和相關當事國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作者王晉是以色列海法大學政治學院國際關係系博士研究生

  來源:聯合早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