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人民幣國際化的真正目的

http://www.CRNTT.com   2014-06-01 08:30:07  


 
  鑄幣稅與人民幣國際化的收益

  文章分析,在貴金屬貨幣時期,鑄幣稅是指將貴金屬用於鑄幣應繳納的稅款;它可進一步延伸為,貨幣當局通過鑄造貨幣所得到的收益(或利潤)。鑄幣稅實際上並非政府通過行政權力徵收的一種稅賦,只是政府通過鑄造貨幣所得到的一種特殊收益。在金本位制度下,鑄幣稅等於鑄造貨幣的實際成本減去貨幣面值的差。在信用貨幣制度下,假定物價不變,則鑄幣稅幾乎等於貨幣當局發行的全部信用貨幣數額。

  在實踐上,鑄幣稅還經常包括了通貨膨脹稅。通貨膨脹稅指的是貨幣當局通過通貨膨脹從經濟中攫取的收益,它的數量就等於貨幣持有者由於貨幣貶值而損失的購買力。通貨膨脹稅與純粹鑄幣稅的差異在於,後者是在保持物價不變的情況下獲得的貨幣增發收益,換言之,是由於經濟增長或貨幣流通速度變慢而擴大的貨幣需求為貨幣當局帶來的收益,前者則並不以此為必要條件。

  鑄幣稅被認為是貨幣國際化的主要受益之一,而其中有相當部分來自於貨幣貶值所帶來的通貨膨脹稅。例如,在美元貶值的條件下,那些使用美元作為交易貨幣和儲備貨幣的國家和地區實際上向美國政府交納了“貨幣稅”,令自己的對應財富向美國轉移。對實行浮動匯率的國家而言,美元貶值引致的貨幣稅也許可以通過調整匯價予以減弱,但一方面這種匯價調整是一種事後的行為,它以美元的貶值(哪怕是“預期”的)為前提,因此,美元貶值在先,貨幣稅的繳付在美元貶值時已經發生,匯價的變動在後(假定匯價變動幅度與美元貶值幅度一致),它也只是使變動後的匯價弱化了貨幣稅的繳納程度。另一方面,對大多數不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而言,在匯價調整到位之前,貨幣稅的繳納就成為逃脫不了的枷鎖。

  如果要對美元的幣值狀況進行客觀的符合市場機制的評價,最為有效的標尺也許還是回到每盎司黃金的美元價格。一方面在1971年8月之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是直接與黃金掛鈎的。在1971年之前,儘管每盎司黃金的美元價格也有所波動,但總體上幅度不大。正是在美元貶值的條件下,各國不再願意持有美元而寧願持有黃金,引致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此後,各國通過市場選擇,每盎司黃金的美元價格一路走高。另一方面,通過對每盎司黃金的美元價格波動可以觀察到美國的經濟變化對美元幣值的影響以及美國經濟走勢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程度。從基於倫敦黃金市場的交易價格數據中不難看出,在1950年-1970年間,每盎司黃金的美元價格大致維持在35美元左右,期間雖然有所波動(最低為34.71美元,最高為38.69美元),但總體上尚屬平穩;從1971年起(尤其是1971年8月以後)黃金的美元價格就一路飆升,期間儘管也有回落的時候,但總趨勢是快速上行的,其中,2011年9月6日達到歷史最高價1912美元。2012年,黃金的美元價格大致在每盎司1700美元左右波動。以此計算,2012年的1美元的黃金含量大約等於1971年之前(每盎司黃金35美元)2美分的黃金含量,由此可看出美元的貶值程度以及美國因此所得到的貨幣稅數量。在2007年次貸危機之後,美國屢屢出台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向市場投放了巨額資金,使得每盎司黃金的價格從2007年8月的665.411美元不斷刷新歷史高點,達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如果從謀取鑄幣稅的角度來看,貨幣貶值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但問題在於,這種收益是以國際貨幣持有者的利益損失為代價的。從權益配置機制角度出發,它極容易遭到其他國家的排斥而威脅到自身的國際貨幣地位。尤其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鑄幣稅的絕大部分是在貨幣的國際擴張階段獲取的,或者說,是在貨幣國際化的過程中獲得的,一旦國際化完成,貨幣的國際需求基本保持穩定,那麼,除非進行大幅的貨幣貶值,否則,獲得的鑄幣稅將非常有限。這就產生了一個悖論:如果以鑄幣稅為目的,人民幣就應該在國際化的過程貶值,但這會影響到其他國家對其的信心與接受程度;反過來,如果人民幣出於國際化目的以持續升值趨勢進入國際經濟領域,不僅沒有鑄幣稅可言,而且將有著明顯的利益損失。還有一種可能,在國際化進程中,人民幣貶值幅度小於美元,由此,似乎可獲得人民幣國際化中的鑄幣稅。但這很可能是一種錯覺。一方面就人民幣貶值幅度小於美元而言,在直接計算中,人民幣可獲得國際化中的鑄幣稅,同時,人民幣幣值優於美元也能夠為國際市場所接受;但另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的貨幣基礎主要是美元儲備,在儲備的美元數額因美元貶值而受到的損失大於人民幣貶值幅度小於美元貶值幅度所獲得的收益的條件下,中國依然難以獲得鑄幣稅。從目前國際市場接受人民幣的數額和中國外匯儲備中美元數額的對比中可以看到,中國獲得鑄幣稅的可能性較小。

  在利益巨損的條件下,為何還要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這是一個極為糾結的問題。可以解釋的最貼切理由恐怕只有一個:為了推進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促進國際經濟運行秩序穩定,做出中國應有的貢獻,履行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國際責任。這也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取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