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及政策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14-06-05 08:52:10  


 
  第二,經濟下行壓力與結構性問題並存。當前經濟趨穩的基礎尚不穩固,消費需求增長動力偏弱,企業投資意願不強,出口競爭力下降。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GDP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0.8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3.3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回落3.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回落0.4個百分點,出口增速回落21.8個百分點,進口增速回落5個百分點,PPI已連續25個月下降,工業領域存在通縮,3月份製造業PMI雖然結束3個月連續回落,但回升力度偏弱,而匯豐PMI為48.1,創8個月來新低,連續3個月萎縮,顯示出短期經濟存在下行壓力,增長動力比較疲弱。

  房地產市場出現明顯分化,一線城市房價溫和上漲,部分二線城市房價有所鬆動,一些三、四線城市吸納就業人口集聚能力較弱,住房需求有限,房屋空置率高,房價已開始出現回調,都預示著經濟存在下行風險。

  同時,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產業過剩問題嚴重,相當部分企業生產經營仍然困難。生產技術落後,污染嚴重,全國60%的城市空氣質量達不到二級標準,2013年霧霾污染天數創52年來新高,由於空氣污染,北京肺癌病例數量10年增長50%。投資消費比例不均衡,消費的基礎性作用沒有體現出來,2013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0%,低於投資4.4個百分點,比2011年和2012年分別回落6.5個和5個百分點。

  這些結構性問題與經濟增長放緩交織在一起,容易造成經濟增長脆弱和波動。

  第三,金融領域和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不可忽視。當前,資金循環不暢,“避實就虛”嚴重,表外融資規模較大。金融資源錯配,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股票市場,或者在金融領域空轉,實體經濟“缺血”。金融與實體部門利潤“鴻溝”越拉越大,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平均利潤率只有5.2%左右,但城投債、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卻高達8%-15%。房地產融資和城投融資推升了融資成本,使中國實際利率與全球實際利率倒掛,目前全球普遍保持低利率或零利率環境,而中國利率卻大幅上升,2009年以來中國企業債利率已累計上升4-5個百分點。2013年年末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7.2%,比年初上升0.42個百分點,信托、委托等融資渠道融資利率超過15%,有的小額貸款公司利率高達30%。這對實體經濟和製造業投資造成擠出效應,2013年製造業投資對總投資增長的貢獻率比上年下降7.1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的貢獻率則提高3.8個百分點。目前貨幣超發與“錢荒”並存,世界上最高的儲蓄率與最高的融資成本並存,穩健的貨幣政策與上竄攀升的利率水平並存,導致貨幣擴張拉動經濟增長的效應減弱,產出/貨幣比率已由2008年的0.66降至2013年的0.51。

  這種狀況可能帶來潛在金融風險,一旦借款人資金吃緊,為保持流動性而拋售資產,資產價格將大幅下降,使金融機構壞賬率提高,導致信貸收緊,會嚴重影響經濟的平穩運行。

  同時,當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集中償債壓力較大,各種形式的非銀行融資規模較大,部分融資平台公司之間互保現象嚴重,極易發生因偶然事件引發局部地區金融風險;部分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斷裂可能帶來合同糾紛和潛在區域性金融風險。這些問題和風險有可能通過乘數和加速數效應放大,影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