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宏觀調控為什麼應從激勵轉向降溫

http://www.CRNTT.com   2014-06-08 10:01:36  


 
  房地產泡沫破裂將會引發嚴重的系統性危機,需要勇氣應對

  文章指出,房地產對整個經濟有其他產業所沒有的強拉動效應,由此也決定了房地產泡沫一旦破裂,給經濟系統帶來的風險也是巨大的。近代以來發生的一次又一次重大經濟危機的教訓一再證明,房地產泡沫一旦破裂,對經濟系統的破壞是致命的。1926年美國佛羅里達房地產泡沫破裂,間接引發了華爾街股市大崩潰,並導致了以美國為首的20世紀30年代的全球經濟大危機。2008年發生在美國的次貸危機,也是由美國房地產泡沫引發。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經濟危機,也是由於房地產“泡沫”破裂,重創了日本金融業,從此使日本陷入長達十年的經濟蕭條期。自1997年7月起,爆發了一場始於泰國、後迅速擴散到整個東南亞並波及全世界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其背後也是與房地產泡沫破裂聯繫在一起的系統危機。

  我們不能以一般產品過剩的標準,來判斷房地產過剩。房地產往往以虛假繁榮掩蓋其過剩,使我們忽視它的危害性。房地產泡沫一旦破裂,將導致房地產價格直線式下降,像雪崩一樣給經濟帶來嚴重的損失。1923~1926年間,美國佛羅里達的房地產出現泡沫,地價在1923年到1925年的3年間,上漲了5倍。到1926年,佛羅里達房地產泡沫迅速破裂後,也數倍下降。20世紀80年代日本房價在創下天價後,下跌70%左右;中國香港1998年房地產泡沫破裂後,連續下跌6年,下跌65%左右;1998年泰國房價曾跌掉3/4;中國台灣曾下跌50%以上。2008年美國房地產崩潰,紐約房地產下跌了35%~50%,洛杉磯、舊金山房地產下跌了50%~60%,美國其他地區房地產下跌了65%以上。

  以勇氣面對危機,相信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經濟定律。應對房地產泡沫破裂危機,最大的難題不是找對策,而是不相信這樣的危機會發生。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思撰寫的《1929年大崩盤》,通過對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的研究,深刻揭示出泡沫經濟導致社會非理性認識的問題。加爾布雷思講到,當一個社會陷入非理性的困境中,最難的不是預測災難發生的本身,而是具備在“在一片大好形勢的時候,預測災難需要的勇氣”。

  目前的中國,就處在這樣一種是否具有這樣的勇氣理性面對房地產泡沫的挑戰中。無論經濟學家找出多少局部數據,說明中國房地產泡沫不會破裂,我們不要忘記經濟學的最基本定律: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泡沫經濟,就是經濟增長中出現了一部分人可以免費獲得財富的現象。維繫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定律是等價交換。泡沫經濟意味著,財富生產在一種不等價交換的投機機制中進行。房地產泡沫就像一個健康身體上長出了一個只吸收營養、卻不為身體工作的贅瘤一樣。市場經濟要維繫自身的健康和均衡,必須通過泡沫破裂的危機進行自我矯正和修復。加爾布雷思教授把這稱為鐵的定律。他在談到美國1929年大危機時講,“這是鐵的代償定律,20世紀20年代經歷了10年的好時光,20世紀30年代必將經歷10年壞光景”。從2002年開始新一輪經濟增長以來,我們已經過了10多年的好時光。我們必須有勇氣接受這個鐵的定律:不是被動,而是要主動做好為免費的投機財富“埋單”的準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