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走出養老保險改革認識誤區

http://www.CRNTT.com   2014-06-11 08:45:34  


 
  深化改革具有緊迫性,改革方案應有可操作性。當前,需要打出優化制度安排的組合拳:一是盡快制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方案,在全國實現費率統一、待遇調整公平、經辦統一、信息統一。二是逐步調整籌資責任分擔機制,實現養老保險責任分擔相對均衡。在全國統籌的基礎上,可以考慮將用人單位與參保者個人的實際總繳費率控制在20%,其中個人繳費率為8%,單位繳費率降低至12%;同時明確財政對各類養老保險的固定補貼比例。三是盡快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實現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繳費參保,並採取與企業職工一樣的待遇調整辦法。四是盡快明確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政策,包括基金管理層級、投資方式及個人賬戶所有者收益回報率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時,有兩個時下流行的預期需要調整。一是指望制度優化一蹴而就。這並不現實。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十分複雜,從現實制度安排到理想制度安排需要相應的過渡方案,需要一個時間過程。二是指望優化制度即可以完全消除養老金差距。這同樣不現實。養老保險待遇高低取決於個人繳費多寡與繳費年限長短,個人繳費額和繳費年限不同,其養老金水平也會有高低之別。養老保險改革的目的,是在實現機會公平、權益公平的條件下,將當前過大的養老金差距控制在合理區間,而不是實行新的平均主義。

   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能解決所有養老問題嗎?

  文章分析,老有所養需要一個完整的養老制度體系。

  調研中發現,人們對養老保險普遍期望過高,幾乎將養老保險制度等同於老有所養的全部制度安排。事實上,養老保險能為老年人提供一定經濟來源,卻無法自動解決老年人所需養老服務等問題。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規模最大、家庭保障功能持續弱化最顯著的國家,更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養老制度體系。養老保險與養老服務構成其中兩大支柱。此外,還需要建立老年福利津貼、完善老年優待政策等。

  當前,養老服務發展滯後已成為老有所養制度體系中的短板,日益嚴重地影響越來越多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補上這一短板,必須多管齊下:一是盡快做好統籌規劃,通過對養老服務對象分類、對養老服務需求分層,實現養老服務設施合理布局。二是整合相關資源。打破城鄉分割、官民分辦養老機構的格局,按照城鄉一體、官民融合的思路,最大限度地調動公共資源、社會資源與市場資源,促使養老服務走上社會化發展道路,並防止養老機構建設過度商業化。三是樹立立足社區的發展理念,確保養老服務設施符合國情和老年人居家或就近養老的意願,多建社區型養老服務連鎖店,少建隔離式的集中養老機構。四是促進社會組織發展,使其成為養老服務生力軍。五是重視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打造一支數以千萬計的養老服務隊伍。六是在努力維護家庭保障、親鄰互助傳統的同時,培育鼓勵公眾參與養老志願服務的新型養老文化。總之,只有讓養老服務成為與養老保險並重的支柱性制度安排,才能真正實現老有所養的民生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