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蔡會”的現實與“習馬會”的想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8 09:27:29  


 
  如果本次張志軍順利訪台,那麼高度敏感的“習馬會”又會迅速跳入眼簾。

  從胡錦濤時代開始,兩岸的專家學者,智庫媒體“白首窮經”尋找各種兩岸領導人的見面機會,如“2008年北京奧運”、“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等等。(就連王金平2008年都曾建議由馬英九夫人周美青(台灣紅十字會名譽會長)出任殘奧會代表團總團長,去北京出席殘疾人奧運會。)但千帆過盡,一個個時間窗口都錯過了,已經是拖到了2014,馬英九的任期只剩兩年了。

  當前的焦點是馬英九多次訪問中在提出想參加今年11月北京的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到了北京,自然也就“習馬會”了。國台辦亦多次表示“習馬會”無需借助國際場合。這基本是封死了馬英九的APEC夢。

  日前台灣《中國時報》又爆出了“習馬會”的兩階段路線圖:第一階段是兩岸領導人以黨對黨身份,在香港或大陸等地碰面,第二階段是馬英九在APEC舉行前幾天登陸,先回湖南掃墓,再到上海參觀自貿區,最後抵達北京,參加11月的APEC。

  這個報道內容如果是真的(個人感覺講的太細了,太細了反倒很有問號,或是藍營的試探氣球),是在“定規矩”,即先是兩岸領導人以黨身份在香港或大陸見面先會(其實沒有多少時間了,11減6只剩五個月),回鄉掃墓這些是強調其中國人的身份,再談APEC。

  總體看,今年“習馬會”大概是兩岸的最高層級還在談,這裡面的事情應該是千頭萬緒,未來較中性,有可能成,也很可能不成。

  從蔡英文個人角度展開:1998年,她曾以“陸委會咨詢委員”的身份參加了第二次“汪辜會談”;她又是李登輝1999年“兩國論”的重要起草者,當時“兩國論”造成了兩會的聯繫中斷,汪道涵回訪台灣(第三次“汪辜會談”)擱淺;2008年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台期間,蔡領導了綠營暴力“圍城”;現在2014年的國台辦主任的訪台,她又提出了見面接觸。這一路的“輪回”,蔡英文是走了16年。

  兩岸從1993年新加坡“汪辜會談”的“民”,走到2014年官員成功互訪的這一個“官”字是用了21年。那麼兩岸領導人的見面又還需多少時間?

  歷史是一條向前流淌的河。

  作者是中國南京的媒體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