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足球場上的“國家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4-06-25 11:35:52  


 
  克羅地亞並不是最典型的代表。南美的烏拉圭也是如此。1930年,第一屆世界杯在烏拉圭舉辦,從一開始就把足球、世界杯的心理真相和盤托出:紀念該國獨立100周年。這一屆,烏拉圭得了冠軍。接著,1950年,他們又得了冠軍。但此後,他們迅速地降為二流。同時,我們別忘記,1930年那屆,參賽球隊只有13支,1950年那屆,只有16支,可以說,在那些遙遠的年代裡,足球的影響力遠沒有現在這麼大,很多國家根本不當回事,甚至聞所未聞。

  從歷屆世界杯看,笑到最後的,更多還是大國、強國、正在發展中的大國,或者曾經闊過的國家。英格蘭、意大利、德國、法國自不必說。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在近代曾經主宰了半個地球,我們從來就沒有忘記過澳門曾經落在誰的手裡。巴西、阿根廷是南美大國,而且巴西還是“金磚四國”之一。至於美國、俄羅斯,雖然離奪冠還很遙遠,但那是因為他們曾經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體育力量,使他們已足以當帶頭大哥,忽略了足球。如今他們已經醒悟。醒來的大國,將是可怕的。
  
  ■ 心理投射

  中國是大國。而且我們最迫切的需要,就是在世界舞台上找存在感、優越感。但現實相當殘酷,當別人在玩的時候,我們卻只能在台下、場外看戲—2002年日韓世界杯交白卷那次勉強除外。

  似乎是故意要刺激中國人,在世界杯開幕式前,國際足聯公布了一個最新的國家足球隊世界排名,中國的排名下降到了103位,位於赤道幾內亞之後。

  被擋在世界杯賽場的32強之外,這絕對已經不是英雄排座次了,那是一種“競次”的排名,比誰更爛—它只能意味著恥辱。

  足球、世界杯,為什麼成為我們的隱痛?為什麼它們具備國家間心理競爭的功能?說起來挺有意思。它注定成為“上帝的選物”。

  足球同時具備了這三個元素:團體作戰;模仿自然場景;刺激,得分艱難。這在人的內心裡,相當於以和平的方式,模仿了部落作戰的原始情境—而現代國家在心理上,只是原始部落的3.0版本(2.0版本是城邦)。人類永遠走不出他的童年時代,這一童年時代構成了“本我”,在“文明”這一“超我”的壓抑下,在心理上回復到童年時代的替代性玩法無疑是最刺激和最爽的。因此,無論國家的版本有多麼高級,在心理上,最原始的那個版本都保留了下來,而且心理能量最強,它正是國家心理競爭最隱秘的驅動力的來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