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足球場上的“國家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4-06-25 11:35:52  


 
  1978年世界杯,“潘帕斯雄鷹”阿根廷捧走了冠軍。但1982年,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就遭到了痛擊,在英阿馬島之戰中,阿根廷敗北。戰爭的結果讓英國人充滿了勝利者的優越感,阿根廷人則普遍出現心理創傷。政治、經濟、軍事都幹不過別人,怎麼辦?足球派上了用場。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在忍耐了4年之後,天才球星馬拉多納等來了機會。在那次世界杯中,老馬光芒四射,不僅利用“上帝之手”把英國人淘汰出1/4決賽,而且,在帶球攻門時,還有“戲弄”對方的動作。

  在後來的回憶錄《我是迭戈》中,他承認:“這就像是復仇,就像是從馬島的陰影中重新站了起來……現在我可以說當時不能說的一些話,對英格蘭那個手球,讓我更有快感,當時我管它叫‘上帝之手’,實際上說是上帝的手完全是胡說,應該是迭戈的手!那種感覺就像是對英國人進行了扒竊和報復。”潘帕斯雄鷹在世界杯的飛翔,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家實力的弱小。

  因為政治、經濟、軍事所建構的現實秩序沒有改變,阿根廷人的心理創傷,到現在仍然沒有消除。在本屆世界杯賽前合影時,他們集體打出標語,上寫“馬島是阿根廷的”,仍然固執地企圖修改現實秩序。而這一次的世界杯,他們有機會在1/8決賽以後和英格蘭相遇,並且有能力“報復”嗎?

  儘管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上,從長遠看,屌絲更多地只能出局,但足球和世界杯的魅力恰恰在於,它既具有政治、經濟、軍事較量等替代性功能,同時又不是它們本身。它的不確定性,給了所有遊戲參與者以希望。

  可以在心理上讓人回到童年,可以在心理上修改現實秩序,而且還總有未來,完美地打通了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才是世界杯如此富有魅力的秘密所在。

  本文來源:南風窗 2014-06-18
  作者:石 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