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香港的難題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5 10:51:16  


  中評社北京7月5日訊/“回歸後,香港難題多多,然最根本的難題是,陸港雙方如何來對待香港的被整體政治‘移植’、這一香港之又一‘百年巨變’現實。”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登載的姚選民文章《香港的難題在哪裡?》如是說。詳論如下:
 
  周農建先生在《香港的難題》(載2014年6月24日《聯合早報·言論》)一文中認為,香港的難題在於,大陸與香港兩方關於香港未來政治道路具體運作問題上的“不合拍”:大陸當局希望香港未來政治道路的具體運作,能夠受自己的影響或至少不能公然背離自己的政治意志;而香港民粹/政見人士則認為,香港未來政治道路的具體運作,應跟歐美政治道路越來越近,或至少應由香港人自己作主。

  周先生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香港政治方面的難題,但筆者不得不指出的是,周先生所涉及的難題在很大程度上是淺層次的,大陸與香港間之所以會出現回歸後諸多“無頭緒”問題,甚或當下僵持困局,是因為香港問題中,蘊有人們視而不見之更深層次的“頑疾”。

  香港回歸後,與大陸間“蜜月期”的結束,到“平淡期”或“爭吵期”的浮現,印證了筆者一直以來所懷揣的憂慮:“一國兩制”雖能及時“堵住”撒切爾夫人的嘴,解決香港回歸問題,卻難以解決香港回歸後的持續繁榮問題。

  一方面,為什麼鄧小平的“一國兩制”能及時“堵住”撒切爾夫人的嘴,讓她在中英香港問題的談判上“啞巴吃黃連”呢?在鄧小平看來,中國政府“保持香港現狀”,維續既有的利益格局,中國給了英國政府“莫大的面子”,撒切爾夫人還有什麼可說的嗎?然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就意味著香港保持現狀了嗎?可能當時撒切爾夫人也會有這般疑慮。然而,這也只能是她的疑慮,因為證實疑慮需要時間,而香港問題談判不可能給她時間。鄧小平“一國兩制”政治設計中的政治智慧就展現於此:即便香港回歸後實行“一國兩制”有問題,在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中,撒切爾夫人無力將未能證實的疑慮說出口,因為中方談判代表在形式邏輯上說通了,至於對不對,那是香港回歸以後的事,英國政府那時已無資格過問此事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