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韓版崛起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14-07-04 12:12:43  


  中評社北京7月4日訊/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為了發達國家一員。從當年亞洲四小龍的一員成功突圍,韓國經濟的成功之道,對一批新興工業化國家,有著極強的借鑒意義。

  2014年7月3日-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預料雙方將達成一系列經貿合作,中韓經濟聯繫可望進一步深化。而同時,韓國經過幾十年發展,人均GDP超過2.5萬美元,結結實實地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為了發達國家一員。韓國軟硬實力目前均處於其歷史的頂峰。從當年亞洲四小龍的一員成功突圍,韓國經濟的成功之道,對一批新興工業化國家,有著極強的借鑒意義。

“亞洲崛起”的韓國模板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也在不斷分化之中,新加坡的人均GDP已經躋身世界前十名,韓國在世界的排名還在不斷提升。四小龍中,香港和新加坡算是國際大都市,而台灣和韓國的發展軌跡則更具有借鑒意義。

  當韓國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中獨占鰲頭時,台灣的代工企業卻在苦苦掙扎,與《江南STYLE》一起流行於世界的不僅是“韓流”,還有韓國的品牌,現代、三星、LG等品牌已經躋身於國際品牌行列,三星因知識產權而與蘋果對簿公堂,無論成敗都說明三星已經躋身於智能手機技術的巨頭行列。當然,韓國經濟還依賴於大型財團,經濟民主遠沒有實現,但與代工的台灣和地產的香港相比,韓國已然踏上了持續發展的道路。

  被國際社會矚目的韓式奇跡

  2013年韓國人均GDP達到2.5萬美元,連續五年處於增長之中,韓國的GDP增速達到3%,在發達經濟體中已經算得上高速,而台灣的增速則不到2%。韓國已經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而步入了追求高收入國家的行列。

  與韓國經濟實力和地位相匹配的是韓國在國際的身份得以確認。2010年首爾成為G20峰會的舉辦地,這是G20峰會到目前為止首度在亞洲國家舉行,也是第一次從老牌發達國家轉移到新興的經濟體中。2012年第二屆全球核安全峰會從華盛頓轉戰首爾,這次峰會是2009年新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露臉”表演,選擇在首爾召開,也給足了韓國人面子。聯合國三大機構中有兩位出自韓國(裔),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世界銀行行長金墉都生於韓國。在四小龍中,韓國的確已經成為其中的翹楚,國內經濟實力與國際地位都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

  國際形象的通則是內實而外強,結構合理而形象優化,韓國正是在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之後,才得以在國際舞台上如魚得水。時光倒流30年,韓國也許不敢想象今天的情景,韓國經濟成功的秘訣何在呢?從東亞強政府主導下的追趕式的增長到自主創新為基礎的智能經濟的轉型是韓國的秘訣。當然這個過程需要方方面面政策的調適,半個多世紀以來,韓國的轉型還算平穩與成功。

  二戰結束之初,韓國的經濟水平十分落後,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還達不到朝鮮的水平。在短短30年間,韓國不僅一躍而成為亞洲經濟強國,而且越過了政治社會發展的陷阱,用法國歷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的話,就是突破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鐘罩。1961年5月16日成為這一切的轉折點,軍方將領樸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文官政府。1961-1963年,樸正熙政府制定了工業發展的制度性框架,1961年成立了經濟企劃院,負責制定經濟計劃,協調財政部、工商部、交通部、科技部等政府部門。韓國軍人政府也是發展型政府,將發展經濟視為第一要務,而對於一個落後國家來說,強大有效率的政府是必需品,樸正熙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政府。樸正熙本人也說:“軍事革命最基本的要素是實行韓國產業革命。我最關心的是經濟革命。只有吃飽了才會關心政治、社會和文化。”在樸正熙掌權期間,韓國創造了“漢江奇跡”,這是韓國經濟的轉折點。

  現任總統朴槿惠正是樸正熙的女兒,在軍政府執政期間存在著侵犯人權的現象,但現在韓國選民並沒有因此而拒絕朴槿惠,至少說明韓國人對“漢江奇跡”是珍視的,朴槿惠的施政目標只有就是再造漢江奇跡,就目前來看,朴槿惠並沒有自己父親幹得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