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貨幣政策調控方向何處去

http://www.CRNTT.com   2014-07-15 08:43:54  


 
  第二,類似英國央行的FLS的信貸擴張更為有效。央行通過對滿足小微、涉農等貸款餘額占比達標的銀行實行定向降准、再貸款來實現信用擴張。從政策效果來看,一方面央行對商業銀行將資金投放到經濟轉型領域提供了正向激勵;另一方面,準備金和再貸款利率較低直接降低銀行融資成本,也減少了銀行通過較高利率尋求同業資金的壓力,以上均有助於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回落。

  設立抵押品框架來影響信貸結構效果存疑

  文章稱,儘管如此,我們不認同傳言中央行以商業銀行貸款資產作為抵押提供流動性的基礎貨幣投放方式(PSL)會是有效的常態化工具。據相關討論,該計劃通過商業銀行把貸款抵押給央行,根據折價率獲得一定數量的基礎貨幣,其中利息成本是PSL基準利率。也就是說,PSL利率和折價率構成了商業銀行貸款成本一部分。如果PSL利率降低,相當於商業銀行資金成本降低,貸款利潤增加,激勵商業銀行發放更多貸款,同時也多發高折價率的貸款。而折價率的設置恰恰可以用作政策定向支持的目的,央行可將投向相關領域貸款的折價率定得較高,即可鼓勵更多貸款資源向該領域傾斜。

  在央行層面設立抵押品框架來影響信貸結構可能意義不大,原因在於以下幾點:第一,從美英的實踐來看,央行設定抵押品框架更多是解決流動性危機的工具,只是降低市值計價資產估值風險,即便在英國的FLS中,英國央行也沒有把抵押品作為商業銀行申請信貸投的重要約束;第二,央行本身應該承擔最後貸款人和穩定金融體系的職能,但在影響信貸投向方面應存有邊界。儘管央行可以對政策性金融予以一定支持,但信貸結構調整應由市場化經營的商業銀行自發進行;第三,從降低融資成本來看,銀行準備金的利率僅為1.62%,依然低於再貸款和PSL利率,因此在基礎貨幣收縮時,降准對拉低銀行成本是立竿見影的。而信用品抵押基礎上的貸款利率中樞較高,且約束過多;第四,我們擔心央行通過抵押品約束來“窗口指導”信貸投向可能導致某些所謂新興行業投資過剩、利潤率下降,反而增加信貸風險。從歷史情況來看,目前面臨現金流下降、大幅虧損的光伏、電解鋁也曾是政府大力支持的項目。

  中長期的價格型政策工具使用有賴於金融市場建設

  文章表示,最近,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強調,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不僅僅限於給企業更多資金和信貸的支持,而是應該有一個更宏觀、更廣泛的概念,包括提供一個非常穩定的貨幣環境、金融環境、流動性環境。隨著以存款利率市場化推進、對應銀行監管改革變化和債券、股票市場等多層次直接融資市場的建設等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也將為貨幣政策調控由數量型工具轉向價格型工具提供了條件。

  從間接融資市場來看,隨著針對企業、居民大額可轉讓存單的發行,利率市場化衝擊或告一段落。第一,大額存單有望部分替代理財、減緩存款分流,且存單在二級市場可轉讓,流動性較好,資金成本略低;第二,由於大額存單期限固定可以穩定銀行負債久期,降低銀行流動性風險;第三,隨著存單市場發展,未來貨幣基金投向也將由同業存款轉向此類標準化債權,收益率會趨於穩定。此外,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市場化將對於利率更為敏感。在負債端同業、非銀行企業、居民的存單市場會快速發展,在資產端的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增加,這都需要監管當局消存貸比考核之類的數量化考核,而以價格工具來引導資金流向。

  此外,直接融資市場的發展也將為中國央行價格管理工具使用創造條件。一方面,傾向於中小企業更多通過股權,而非銀行貸款實現融資,因從企業生命周期來看,其大多處於初創期,儘管市場前景廣闊,但缺乏足額的實物資產作為抵押,現金流亦不穩定。另一方面,債券市場發展,資產證券化的推進將拓展企業融資渠道,也為商業銀行騰挪資產負債表空間。此外也有助於各類中長期利率曲線的構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