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文化在半島:“被韓國化”?

http://www.CRNTT.com   2014-09-03 13:04:20  


 
對自身文化保護不夠

  韓國申遺風波,喚起國人開始更加珍視數千年來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面對中韓之間的“被韓國化”和“去中國化”的爭論,中國專家表示,在中國文化“被韓國化”現象中重要的原因是:我國文化發展的現狀和對自身文化的保護力度不夠。

  多數國人對韓國端午祭申遺成功難以接受,面對韓國申遺的項目中存在著中國元素,中國國民對於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被別國發揚光大深表憂慮。

  對韓國申請暖炕,中國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就表示,我國每年在文化部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都有幾百個,在決定何種項目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時須有“輕重緩急”。換言之,比土炕(暖炕)更值得申遺的遺產太多了。

  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擁有30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約有二百個申遺項目,其中一百個進入預備申遺清單。

  吉林省社科院韓國朝鮮研究所所長韓忠富表示,20世紀初中國傳統文化遭到破壞,而改革開放前期,經濟建設是重中之重,沒有足夠的財力投入文化保護與文化建設。打開國門後,西方文化大舉而來,使得很多年輕人忽視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保護不力也是目前在傳承中國文化方面面臨的問題。

  韓國梨花女子大學社會學教授金賢姝說:韓國的“端午祭”只是韓國江陵地區的一個傳統節日,是一個特有的地區的文化。我認為韓國不斷在申請類似世界文化遺產其實是和韓國的地方自治體制相有密切關係的。每個地方的人要自給自足,要創造各地方的文化認同感。而江陵“端午祭”也是在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獲得了很多經濟利益,例如吸引外國遊客。

  但是,“我認為與民族主義的意義相比經濟方面的理由更大。”金教授最後說。(作者劉迪 2014-09-02 10:2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