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匯率短期暴跌 實體經濟滑坡是誘因

http://www.CRNTT.com   2014-12-11 09:11:52  


  中評社北京12月11日訊/12月9日人民幣匯率即期水平在上個交易日下跌200餘點的基礎上繼續下跌300餘點,連續兩天的跌幅達到500餘點,匯率水平從6.15元下跌到6.20元。然而人民幣中間價卻穩定在6.12-6.13元之間。這種現象引起的心理不穩定十分突出,此時的宏觀經濟面導致匯率的複雜性正在凸顯。

  新京報發表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文章表示,人民幣匯率的變化與實體經濟的表現密切關聯,中國宏觀經濟基本穩定時期的人民幣升值在於基礎因素的刺激與推進;如今中國宏觀經濟下滑嚴重之下的人民幣貶值在於經濟基礎的薄弱與退化。其中中國外貿數據的不景氣是重要因素之一。

  人民幣本次下跌的環境現實是中國貿易數據局面已經趨於嚴峻。中國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2.27萬億元,貿易順差3348億元,擴大60.5%。今年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3.95萬億元,貿易順差2.05萬億元,擴大40.4%。貿易數據直接牽動人民幣下跌加劇,這是值得重視的匯率因素,更是宏觀經濟需要引起調整的關鍵結構與配置所在。

  但從中期來看,國際形勢也是推動人民幣匯率下行的外圍因素。近期美元指數升值十分醒目,周一至今的美元指數保持89點水平,甚至是2009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進而全球主要貨幣貶值進一步加劇,日元和歐元等主要貨幣難以逃脫,中國人民幣更是在所難免。中國人民幣發展的特定環境決定人民幣難以逃脫美元的價格影響與牽制。美元升值與人民幣貶值是全球市場現象之一。

  文章稱,長線來說,人民幣匯率下滑的改革路徑混亂是教訓。人民幣匯率的走勢應以實體經濟為主要參數,尤其是貿易狀況的重要依據。但是中國人民幣在經濟利好時沒有風險警惕性,反之在經濟不好時又沒有主見定力,時而低估、時而高估的論點擾亂自己經濟實際需要的判斷與選擇,進而導致匯率水平的變化不是出於實際經濟需要,而是出於套利對衝等投機因素所為。

  今年以來人民幣連跌的原因在於自身升值的過度性,加之中國經濟很複雜,經濟不確定因素很多,貨幣貶值反映經濟實際狀況實屬正常,但對經濟調整與預期的壓制與衝擊較大。加上歲末年初市場早有預期貶值的輿論,技術與心理乃政策的順勢而為、推波助瀾以及火上澆油都進一步加劇人民幣的貶值態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