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明年中國經濟在變中求穩

http://www.CRNTT.com   2014-12-12 09:02:51  


 
  中國經濟延續一位數常態增長

  文章分析,中國進入一位數增長新常態經濟的發展階段已經三年。增速的換擋期、轉型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調整期都一直在釋放負能量,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在此情形下,判斷2015年的形勢需要跳出原有的思路和框架,“一位數”增長是經濟發展規律性的變化使然,應對其必然性和趨勢性有深刻認識。

  按常態增長的穩定性分析,2015年投資應保持常態平均增長17%左右的水平;進出口總量繼續增長,受全球貿易規模近年平均2%-3%增長的約束,出口增長在5%左右概率較大,而且將保持今年一般貿易增長加快,加工貿易增長較低的結構變化態勢。貿易順差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應與今年差異不大。不過,如把互聯網電商的進出口服務計入統計體系,進出口貿易增長指標可能有非常顯著的提高。基本消費的穩定性增長應在12%左右,不過電商服務可能創造新的需求增長,部分境外奢侈品消費能變成國內免稅品消費,消費增長至少超過基本消費增長一個百分點。綜合穩定性和規律性分析,2015年常態增長水平可穩定在7%-7.5%。油價下降使2015年的通脹和原材料成本的壓力減少,進一步增加平穩增長的概率。

  面對金融體系的系統風險、過度“求穩”而忽略“求變”,過多採取短期政策,會使結構性矛盾更複雜更嚴重。房地產空置率以及相關的70%的銀行貸款、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超過50%的銀行負債、擔保互保信貸、影子銀行,還有即將推出的資本市場杠杆資金投資證券的信貸政策等等,都顯示了金融市場的無序和銀行以及金融市場風險加大,加上一些未必準備充分的制度改革與開放政策,系統風險的底線非常脆弱。在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美元升值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大幅貶值的預期下,人民幣國際化和對外投資的風險加大,萬不可掉以輕心。

  前一種風險比較顯性,有些也正在採取時間換空間的方式避免極端情況的發生。第二類風險比較隱性更容易被忽視而失去補救時機。

  新常態下的“變”與“穩”

  文章指出,從經濟將保持常態增長的判斷出發,2015年宏觀調控政策要穩健仍是基本原則,特別是貨幣政策。近期降息及定向降准可能是在外匯占款相對其他年份減少的情況下,為保證正常增長的貨幣需求,特別是應對年底突擊花錢的貨幣需求陡增的突擊貨幣發行行為,不排除繼續降息。2015年,如果美元升值資本流入延續今年的態勢,不排除繼續使用降息甚至降准的貨幣工具。至於是否貨幣政策轉向要看貨幣供應量的年度指標是否改變。SOL和SLF之類的短期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的使用,應是正常的市場流動性和利率調整的行為,與寬鬆還是緊縮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2015年利率市場化加速,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可能更頻繁。金融系統面臨利率管理風險和資產負債表的能力的考驗。其他一些金融制度的建設和改革,使不同的金融機構都面對各種挑戰,金融穩定的工具應做好準備。不過,如存款利率不完全放開,央行很難引導銀行利率下行,通過降低利率短期內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也不是正確的方式。至於放鬆房地產調控政策短期可起到穩定價格的作用,然後以時間換空間,通過穩步推動新型城鎮化和農村發展政策,漸進解決部分城鎮房地產供大於求的問題,化解房地產泡沫破滅的風險也是有必要的。

  通過允許地方政府發債並建立自發自還的制度安排,在緩解違約風險同時也會起到遏制地方債平台債務進一步快速膨脹的態勢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