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宜過度解讀央行387號文

http://www.CRNTT.com   2015-01-03 08:23:06  


  中評社北京1月2日訊/近日有關央行調整各項存款口徑的消息,引發了金融市場極大關注。根據央行387號文,從2015年起,非存款類金融機構納入各項存款統計口徑,並計入準備金交存範圍,適用的存款準備金率暫定為零,上述存款的利率按照市場化原則協商而定。

  經濟參考報發表經濟學博士項崢文章表示,有分析認為,此次存款口徑調整將釋放5萬多億元信貸增長空間,或導致銀行監管套利。這種分析顯然是對387號文的過度解讀。本次各項存款口徑調整其實是對金融市場現實的背書,存款口徑調整釋放信貸增長空間不宜高估,所謂引發監管套利的可能性也很校

  存款類型多元化是中國金融市場改革與深化的必然結果。伴隨著金融市場規模的發展壯大,金融機構與交易的內涵與外延不斷拓展,存款類型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證券交易結算類存放為適應證券市場健康發展和風險控制需要所作的特殊制度安排;銀行業非存款類存放雖然是新名詞,但與金融市場同業業務不無關係;SPV(特殊目的載體)是包括商業銀行理財計劃在內各項資產管理計劃項下在銀行體系的存款;其他金融機構存放則是金融機構主體多元化發展的結果;境外金融機構存放適應了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的需要。這些新納入各項存款口徑範圍的存款類型,均受到中國金融市場改革與創新的驅動。

  文章分析,新納入存款口徑範圍的存款本身屬於銀行體系的穩定性資金來源。證券交易結算類存放來源於一般性存款,當股民將儲蓄存款轉到證券公司資金交易賬戶時,儲蓄存款轉化為證券交易結算類存放;反之則相反。無論股民怎樣操作,證券交易結算類存放均在銀行體系,總量並無變化,只不過科目與統計存在差異。SPV(特殊目的載體)存放也是如此,目前中國金融市場特殊目的載體承載的金融資產,最初也來源於企業與居民的一般性存款。不管特殊目的載體交易結構有多複雜或交易鏈條有多長,所有資金結算均在銀行體系進行,並在銀行體系沉澱為特殊類型存款。其他類型存款也是如此。因此,將這些存款類型納入各項存款口徑範圍,是對當前金融市場存款類型多元化現實的背書。

  本次存款口徑調整影響需理性認識。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屬於銀行體系的穩定性存款,並不代表其是單家金融機構的穩定性存款。當前中國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價格已完全市場化,餘額波動頻繁,大起大落。儘管存款口徑調整可能會改善部分商業銀行臨近監管紅線的存貸比狀況,但受存款穩定性影響,釋放信貸增長空間的效果仍不宜高估。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更適合滿足流動性管理需要,而非大規模運用於企業或項目貸款,那樣恐將會引發更大的期限錯配問題。理論上商業銀行可將一般性存款轉化為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以規避存款準備金交存要求。但在實務中,除非商業銀行放棄吸收一般性存款,而以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作為資金主要來源,這在現實世界里幾無可能性。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