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兩岸和平發展,應自信堅定!

http://www.CRNTT.com   2015-02-20 00:06:24  


 
  值得注意的是,在“促統”與“拒統”矛盾上升的趨勢下,島內“台獨運動”也出現了變異,形成“新型台獨運動”。這種“台獨”不同於陳水扁執政時期以“衝撞兩岸關係紅線”為特徵的“硬台獨”,而是以“中華民國”、“台灣主體意識”、“支持兩岸交流”等柔性外衣包裝的新式“軟台獨”,對島內民眾更有欺騙性和蠱惑性。

  但是,無論“促統”與“拒統”矛盾的上升還是“新型台獨運動”的興起都無法改變兩岸綜合實力對比“陸強台弱”的趨勢,特別是島內藍綠惡鬥持續延宕服貿協議等,勢必影響兩岸ECFA後續商談乃至台加入TPP、RCEP的進程,使台灣經濟更加邊緣化,進而在未來幾年進一步拉大兩岸實力差距。時間是站在大陸一邊,隨著時間的推移,將不斷強化大陸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主導地位,而台灣手中的籌碼將越來越少。因此面對未來幾年兩岸關係發展可能遭遇的不利和不確定形勢,大陸沒有必要悲觀,應更具信心和耐心,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三)和平發展路線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反對“台獨”勢力與加快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道路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路線是在兩岸關係發展面臨嚴峻考驗以及實現歷史性轉折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完善的。

  2004年主張“一邊一國”的陳水扁獲得連任後,島內“台獨”活動更加猖獗,台海形勢日益嚴峻。在此情況下,大陸採取兩手策略,一方面加大力度打擊“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包括全國人大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大力揭批“台獨”勢力是“最大障礙和現實威脅”等。另一方面,更重視通過營造和平穩定氛圍遏制“台獨”的政策運用,逐漸確立了以“和平發展”為核心的對台工作指導思想與政策主張。2005年4月胡錦濤會見國民黨主席連戰時,首次提出了“構建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新概念。2006年4月胡錦濤進一步提出“和平發展應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主題,成為兩岸同胞共同為之奮鬥的目標”的重要論述。而事實也證明,和平發展不僅沒有給“台獨”勢力造成喘息之機,反而更有效地形成了遏制“台獨”的和平大勢,強化了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國家的兩岸關係基本格局,和平發展路線是反對和遏制“台獨”勢力及其活動的有力武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