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構建中國碳金融框架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15-04-18 08:33:59  


 
  必須加緊制定碳金融戰略與發展框架

  文章指出,中國必須加緊制定碳金融戰略與發展框架體系,積極爭取發展的主動權。為此,要找准三大著力點:

  首先,積極制定碳金融發展戰略規劃。發展碳金融是系統性工程,需要政府和監管部門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制定一系列標準、規則,提供相應的投資、稅收、信貸規模導向等政策配套。進一步出台鼓勵支持政策,開辟CDM項目在項目審批、投融資、稅收等方面的綠色通道,營造有利於碳交易發展的政策環境,多方面籌措資金,採取貼息、獎勵等方式,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調動項目企業發展碳交易的積極性;形成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長效投融資機制,探索設立碳交易發展引導基金,引進戰略投資者,採取跟進投資、階段參股和融資擔保的形式,催生孵化CDM項目,為碳金融市場交易提供穩定的交易標的;借鑒國際經驗,考慮進行碳排放權交易資源的戰略儲備,國家收購碳排放權交易資源,同時進行碳排放權交易資源的戰略投資,以應對碳交易價格的市場波動風險。

  其次,完善多層次碳金融市場體系。努力夯實碳金融市場體系的宏觀和微觀基礎。積極研究國際碳交易和定價的規律,借鑒國際上的碳交易機制,研究探索交易制度,建設多元化、多層次的碳交易平台。開展項目融資、風險投資和私募基金等多元化融資方式,豐富市場結構,加大碳期貨市場、碳金融衍生品市場建設,實現碳交易的規模效應;開展碳掉期交易、碳證券、碳期貨、碳基金等各種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創新與服務,提高低碳資源的配置效率,豐富金融調控手段。

  中國應借鑒國際經驗,著手設立中國CDM基金,加快開發各類支持低碳經濟發展的碳金融衍生工具,提升中國在全球碳交易市場上的定價能力;由於各國在減排目標、監管體系以及市場建設方面的差異,導致了市場分割、政策風險以及高昂交易成本的產生,因此,必須建立健全碳交易的法律法規以及風險評估體系,在全球範圍內深化和加強碳金融的監管與合作。

  第三,推動碳交易人民幣計價的國際化進程。目前,歐元是碳現貨和碳衍生品交易市場的主要計價結算貨幣。中國必須抓住當前的機遇將人民幣與碳排放權綁定,推進碳交易人民幣計價的國際化進程,建立健全人民幣在全球碳交易中的貿易、投融資和資本市場循環流通機制,這是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爭取定價權的關鍵一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