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劉國深:台灣茶農,承載實踐兩岸命運與共

http://www.CRNTT.com   2015-05-15 00:36:39  


 
  可能人都有點自戀吧!住在大城市裡的人總以為自己見多識廣,總愛嘲笑小地方來的人;其實小地方的人也一樣,總愛拿來自比他們更偏遠地方的人那點窘事取樂。小時候家住閩西首府龍岩行署所在地龍岩縣、也就是現在的龍岩市政府所在地新羅區,人們茶餘飯後總愛說點趣聞博大家一笑。曾經不只十次地聽大人們拿“永福人”尋開心,每次都會引得哄堂大笑。其中有一段笑話,說是有一位“永福仔”挑著一擔陶器,趕了一天一夜的路來龍岩城售賣,看到馬路上的人們騎自行車從身邊快速通過,“永福仔”非常好奇不解。回到永福,村裡的人讓他講講城裡的見聞,他眉飛色舞地描述說:“龍岩人(其實永福也是龍岩一個鄉,永福人當然也是龍岩人,就像香港人稱內地為中國,台灣人稱大陸人為中國人一樣。)也真是奇怪,兩腳不著地,坐在兩隻篩子上面,竟然溜得比跑還要快……”龍岩人聽完哈哈大笑,一副自命不凡的樣子。後來自己到上海求學,與大城市的同學們在一起,簡直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才知道我們這些“自命不凡”的龍岩人是多麼的孤陋寡聞。如果上海人願意的話,他們可以拿我們龍岩人更多的無知說更大的笑話。

  經過一個小時翻山越嶺的車程,我們來到永福鎮第一站“台品農場”,這是台灣人謝東慶1996年底前來開辦的第一家台商農場。剛下車,迎面撲來一陣清新的空氣,眼前是好一大片青翠的茶山,茶園裡蜿蜒環繞著一條亮麗的彩帶,這就是遊人如織的櫻花小道,好一幅詩情畫意!在台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我們見到了台灣友人、鴻鼎農場董事長李志鴻先生。李志鴻的父親1947年就從永福到台灣做兩岸之間大生意,那時只要有辦法把大陸貨品,哪怕是火柴盒運過去都可以賺大錢,相比較多數龍岩城裡人來說,他的父親在當時所見的世面要大得多。1987年,李氏父子回永福探親,發現40年後的永福還保留著40年前的樣子,一樣貧窮的村容村貌、一樣純樸的民風、一樣的青山綠水,讓李氏父子既憂又喜。讓他們欣喜的事,這樣的世外桃源,海拔800米左右的高山台地、緯度和台灣的阿里山幾乎是一樣的,但這裡所擁有大片的土地、這裡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卻是台灣所不可想像的!這樣的條件正是遭遇土地和勞動力瓶頸的台灣高優精緻農業更上層樓的理想環境,因此,許多與永福非親非故的台灣中南部農民來到永福創業,在永福種植高山茶和高山果蔬。2005年,李志鴻也放下了他經營多年的古董生意回祖籍地,改行當起了茶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