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陳耕:海上絲綢之路的三個範疇

http://www.CRNTT.com   2015-08-25 00:07:02  


福建省閩南文化發展基金會副會長陳耕
  中評社福州8月25電(記者 黃博寧)福建省閩南文化發展基金會副會長陳耕在第三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上表示,海上絲綢之路從不同的視角有不同的結論,需要整個海絲沿線六十多個國家一起來探討海絲文化,其範疇有三個方面:

  一、空間的範疇。我們往往認為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的海絲之路,好像海絲在空間上只是中國。但實際上海絲在空間上不是幾個點。我們現在大陸在申報海絲是九個城市,但是海絲就只有這九個城市嗎?當然不是,絲文化不是幾個點,也不僅僅幾條線,不僅是從廈門港出發到幾條的線路,而是海絲沿線六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彼此的交融和影響。

  二、時間的範疇。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中國有分階段,馬來西亞也有,但是兩者之間肯定不相同。海絲文化研究的時間邊界在哪裡?沿線不同國家和地區也會不一樣。如何取得共識,是需要認真討論的問題。

  三、內涵的範疇。鴉片戰爭以後東西方海上交通貿易,算不算海上絲綢之路呢?有的人覺得算,但是大家知道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輸出去大量的絲綢茶葉,而英國殖民者送進來的是鴉片。從中國文化的視角,我們會把促進人民交流進步的東西肯定下來,而把那些阻礙人民進步、幸福的東西剔除出去。這是中華文化一個很大的特點,抑惡揚善。很多歷史學家批判閩南的族譜裡面許多假冒祖先,從歷史學的角度來說確實是假的。但是,有另一種歷史事實:一千年來,閩南(全中國)秦姓人沒有一個會說自己的祖宗是秦儈,而姓岳的無不稱自己的祖宗是岳飛。這怎麼可能呢?但這是一千年來的歷史事實,它已經成為歷史。

  後方支援記者:楊犇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