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港式資本主義劣變 需積極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21-06-28 00:03:59  


 
  儘管如此,筆者仍願與同好分享本人及有關學者反省港式資本主義的認知,以祈引起有識之士與有關部門共同會診香港社會內在癥結的興趣。

  港式資本主義的概念特指香港華商體現的資本主義經營方式及其理念。在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之前,它與在港英商為首的外商所體現的西方資本主義經營方式及其理念互有不同,但合為一體,構成香港資本主義的華洋兩大派系。隨著華資在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發起對英資的一系列收購戰,以及英資在八九十年代陸續從香港遷冊、撤資,港式資本主義在九七回歸後的香港躍升成為香港資本主義的主體,並且成為最能暗喻香港資本主義不同於西方資本主義的代名詞。

  20世紀80年代後期,新華社香港分社組織粵港專家編寫《香港概論》一書,以便內地瞭解香港和迎接香港回歸祖國。該書第一章第四節的標題為:當代港式資本主義的特點和前途。該節下分三部分:一、“香港現象”反映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二、港式資本主義的特點;三、香港的發展前途。①這應該是粵港學者首次使用港式資本主義的概念,概括香港資本主義的特點及香港的前途。當時,內地正在大力招商引資,吸引港商投資內地,因此書中正面肯定港式資本主義有助於推動內地經濟發展的特點,以及“一國兩制”將保障香港持續繁榮發展的前途,沒有指出港式資本主義隱藏的負面問題與內在弊端。出現這一疏漏,自有其客觀原因:八九十年代港式資本主義正隨著港資大舉投資內地而開啟引領內地經濟騰飛的龍頭躍升階段,尚未暴露其負面問題與內在弊端。因此,粵港學者乃至內地各方幾乎都一致強調港式資本主義的優勝之處,忽略其潛在問題,確實在所難免。

  直到2014年香港發生“佔中”事件的社會震盪,才警醒一些學者開始反省港式資本主義的內在弊端以及早前推崇港式資本主義的失誤。北京學者魏磊傑撰文認為:“香港嚴峻的經濟與社會問題,與港式資本主義和深層的憲制矛盾存在密切聯繫。”②香港學者黃海在所撰《香港社會階層分析》一書指出:“不宜盲目崇拜港英政府留下的、現在仍然缺少變革的港式資本主義社會。港式資本主義是‘原教旨主義的資本主義’,停留於不公平的市場競爭和弱肉強食及貧富差距懸殊。”他繼而撰寫《疏離的人心——香港社會思潮評析》一書,指出:“香港人心失落與疏離,在經濟社會層面,主要是回歸後港式資本主義的醜惡更加充分暴露,香港貧富差距懸殊不斷惡化,民怨深重。許多香港市民、尤其青年一代難以安居樂業和向上流動,這是香港躁動不安的經濟和社會根源。”

  這些反省忽略導致內地一度推崇港式資本主義的客觀原因,似有苛責之嫌,但它仍可作為苦口良藥,喚起更多人反省港式資本主義優劣並存的內在結構及其來龍去脈,思考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化解其固有弊端之道。

  二、港式資本主義的歷史回顧

  以香港華商為代表的港式資本主義,是在英國佔領香港、實行殖民資本主義的歷史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一直帶有原始資本主義的落後性和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接軌的先進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