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兩岸命運共同體內涵、阻礙與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1-07-28 00:06:28  


 
  (三)塑造兩岸共同的歷史認知

  近代以來中國歷次的反對外國侵略鬥爭促成了中華民族由自在走向自覺,尤其是抗日戰爭對於中華民族的覺醒與民族自信力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近代以來台灣長期受到日本殖民統治,導致其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中處於“缺位”狀態。這就需要正確的歷史認知及其所指導下的歷史教育進行彌補。然而,台灣當前的歷史教育以及社會媒介提供的歷史認知帶有強烈的殖民色彩與“台獨”傾向,將對台灣青少年群體的民族認同產生誤導。

  已有歷史學者研究指出,兩岸之間的“共同體不袛是地緣的接近,更是歷史形成的制度體系”,“這個共同體是不可分割的,即使可能短暫分離,但終歸是要統一的”,“從台海兩岸歷史進程來看,這個共同體就是中國,台灣是這個共同體也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⑧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建構是以兩岸共同的歷史作為依據的,兩岸歷史學者應對中華民族發展史、中國近現代史、兩岸關係史進行系統的總結與梳理,形成共識性的歷史認知,並將這一歷史認知通過各種方式向兩岸民眾進行廣泛傳播。

  (四)重視動員和發揮兩岸民間力量

  兩岸全體民眾都是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參與者。對於大陸而言,應該使民眾充分認識到:台灣同胞目前在文化認同、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領域的差異是歷史因素與現實政治因素共同造成的,但台灣同胞並非鐵板一塊,台灣同胞仍是可以爭取的對象。大陸應充分動員民間力量繼續增進與台灣的合作交流,並且創新合作交流的方式,拓寬合作交流的領域。大陸在宣傳方面,應側重宣傳各項惠台政策及兩岸融合發展取得的成果,選擇台胞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個人在大陸的經歷,減少官方色彩和說教色彩,突出真實性與生活性,展現台胞在大陸工作、學習、生活的實際情況,體現普通台胞的獲得感。

  四、結語

  總體而言,兩岸命運共同體意味著兩岸高度融合為一體,兩岸實現深層“統一”,兩岸“構成休戚與共、命運相連、福禍相依、榮辱相關的命運共同體關係”。⑨兩岸自1949年以來的長期分離已經造成兩岸的差異性不斷擴大,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具有時間上的緊迫性。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是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一個漸進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兩岸全體民眾共同努力奮鬥的過程。這個進程,將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目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