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十字路口的阿富汗與地緣政治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21-10-16 00:03:53  


 
  上述因素都決定了阿富汗經濟的脆弱性,這種脆弱性在阿塔進入喀布爾後更加嚴重。目前,阿富汗大約9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被凍結,美國、德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都停止了對阿富汗的援助。阿富汗面臨物資匱乏、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的諸多挑戰,一些地方出現了針對經濟形勢惡化的示威遊行。聯合國世界糧食署預計,阿富汗有1400萬人(約1/3)面臨饑餓挑戰,《金融時報》稱“阿富汗可能滑向金融崩潰和廣泛的饑餓”。④

  顯然,短期看阿塔需要積極尋求國際上的發展援助,避免阿富汗經濟崩盤,避免戰亂、糧荒、疫情等相互叠加引起人道主義危機;長期看阿塔需要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參與阿和平重建,並挖潛本國經濟內生動力。不過,這都取決於阿塔能否取得必要的國際援助。

  (三)推動“去極端化”的自身轉型,實現溫和的內外政策。

  上世紀90年代初,阿塔在軍閥混戰中最終勝出,很大程度上源於民眾對軍閥混戰的厭倦、對穩定秩序的渴望。但阿塔上台後的高壓統治和嚴刑峻法,包括對女權的忽視、對少數民族和其他宗教信仰者的殘暴打壓等,使其在阿國內以及國際社會都飽受詬病。此外,阿塔還與包括“基地”組織在內的國際恐怖主義組織關係密切並為其提供庇護。凡此種種,都使得當時的阿塔政權缺乏國際承認,並在美國發動的反恐戰爭中迅速潰敗。

  此次阿塔重返喀布爾,實現自身轉型是非常必要的。一來祇有徹底切割跟國際恐怖主義的關係、推行溫和的宗教政策,阿塔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可和支持,才能獲得阿富汗和平重建所需的外國援助;二來阿富汗社會過去20年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近半數人口是在此期間出生的“可口可樂一代”,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大幅提高,這些都是阿塔必須尊重的社情民情;三來阿富汗和平重建需要安定的國內環境,而“恐怖主義集散地”的情況顯然會嚇跑國際投資。

  目前,阿塔在女權、教育、藝術等領域釋放出了諸多溫和信號,也承諾不會對前政府官員報復,並積極回應了包括中國在內國際社會的反恐關切。但這些改變到底是腳跟未穩的權宜之計,還是立足長期執政的根本轉型,各方還有很大疑慮。阿塔建立伊斯蘭酋長國、推行“教法治國”的意識形態邏輯並未改變,加之與“基地”等國際恐怖主義組織在長期戰鬥中形成的友誼、內部聯姻形成的紐帶,以及阿塔內部強硬派的牽制,使阿塔很難與各類恐怖組織徹底切割。此外,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試圖以更激進、更殘暴的做法,來吸引阿塔內部強硬派的加入,也使得阿塔必須維持意識形態上的強硬、維繫內部團結。正如朱永彪教授指出的,極端保守的意識形態是其國內合法性的重要基礎,“如果修正得太厲害,會影響到生存和統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