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美國介入台“大選”的歷史與規律

http://www.CRNTT.com   2021-10-05 00:05:40  


美國在介入台灣“大選”問題上言行不一。
  中評社香港10月5日電/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研究員、台灣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偉男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9月號發表專文《美國介入台灣“大選”的歷史與規律》,作者認為:自1996年台灣首次舉行“大選”至今,美國從未間斷對台灣“大選”的介入。本文梳理了美國介入台灣“大選”的歷史,總結出若干規律,主要包括:在介入台灣“大選”問題上言行不一;中美關係平穩或緊張的基本態勢是影響其介入取向的首要因素;對台灣“大選”的介入方式靈活多樣;介入台灣“大選”的一個重要策略是不反對具有明顯優勢者。美國對2020年台灣“大選”的介入取向表明,美方不再把台海和平與穩定作為其介入台灣“大選”的基本取向之一。大陸也必須通過自身的全面發展進步來提升自己影響台灣政治走向的能力。文章內容如下:

  一、引言

  選舉是當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的政治生活中的一項基本內容,是政治權力實現平穩過渡和有效運行的重要環節。選舉的結果不僅直接決定著當事國/地區的政治秩序,也會對其對外關係產生重要影響。其他相關國家/地區也希望該國家/地區的選舉結果符合自已的利益訴求。正因為此,許多有能力的國家/地區都希望對其他特定國家/地區的重要選舉進行某種形式的介入或干預,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從二戰後的國際關係史來看,一個國家/地區介入另一個國家/地區的重要選舉確實是常見現象。冷戰期間的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經常干預各自陣營成員、對方陣營成員、以及第三世界國家/地區的選舉事務。某些國家/地區通過游說、政治獻金等途徑,對其他國家/地區的選舉施加影響。這種現象到冷戰結束後並未消失。此外,以聯合國為代表的國際組織向某個國家/地區派出觀察員或工作團隊,監督或協助其選舉事務,也是冷戰後國際社會介入某個國家/地區選舉的重要形式。當然,這種形式是得到國際授權、也得到當事國/地區同意的合法介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