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美台意圖重塑供應鏈體系強化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1-10-21 00:09:34  


 
  台灣地區經濟事務部門2020年10月22日向“行政院”提出“全球供應鏈重組下的美台夥伴關係”報告,進一步尋求與美國擴大合作範圍。報告中包含半導體、通信與AI技術、綠色能源與創新產業、衛生保健行業以及開發全球市場等4大戰略性領域的美台優先合作機制。台灣地區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在當天的院會上表示,“全球貿易風雲變幻,供應鏈重組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這是美台深化合作的最有利時機。尖端科技行業中半導體是台灣的強項,與美國重組供應鏈,再結合美國的技術與研發優勢,可以打造世界性的營銷網絡”。台灣地區經濟部門的報告認為,如果台灣地區能進一步被納入美國的可信賴夥伴聯盟,就如同加入經貿版的印太戰略聯盟,與日、韓、新西蘭、澳大利亞、印度、越南等國都有機會簽訂經貿協議,將帶動台灣地區經濟進一步的全球化發展。美台供應鏈重組有助於台灣地區進入印太市場,並鞏固台灣地區供應鏈關鍵角色。

  台灣地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2021年1月13日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關於“台灣與印太安全結構”的線上討論發表講話時表示,“拜登政府上台後最急迫的事項之一,是要確保印太地區的安全繁榮,拜登要建立一個理念相近盟友夥伴的聯盟,以便在共同目標下捍衛彼此的共同利益與價值,台灣對新政府的立場表示歡迎,因為台灣站在中國大陸威脅的最前線。如果台灣落入中國大陸手中,它將大幅擴大北京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並顯著顛覆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不斷增加,不論美國是由哪個政黨執政,台灣都必須成為美國不可或缺的盟友。”

  台灣當局妄圖藉供應鏈重塑之際被美國納入盟友夥伴聯盟,進入美國主導的機制,哪怕是一星半點的國際上非官方的討論,台灣當局都圖謀藉機拓展新的國際空間。現在科技供應鏈安全的問題已經使得以往區分經濟與安全、國際與區域問題的界限模糊,台灣當局試圖藉機抓住經濟與安全議題模糊界限的縫隙,拓展出新的參與空間。

  五、結語

  《臨時國家安全戰略指南》列舉了美國面臨的重大威脅,包括新冠疫情、氣候變化、數字威脅、暴力極端主義、恐怖主義、核擴散等非傳統安全、美國國內的民主困局、全球權力結構失衡、新技術潮流的衝擊等。與以往傳統的強調恐怖主義、軍事威脅等不同,特別強調了科技技術方面的競爭。全球供應鏈受疫情影響產生斷裂,美國藉機主導全球產業鏈重塑,將國家安全概念泛化,頻繁打壓科技製造企業,違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的原則,違背國際的經貿規則,破壞正常的國際經貿秩序,美國企圖掌控著全球產業鏈重塑所必須的制度權和話語權,在全球產業鏈的戰略性環節強力推行“去中國化”。而台灣當局意圖藉美國大力推動重塑供應鏈安全聯盟之際,通過供應鏈這一議題拓展新的國際參與空間,繼續尋求美國拜登政府的支持,強化台美關係,倚美拒統謀“獨”。

  拜登政府強化結盟以達到制衡中國的目的,雖然盟友們會出於自身利益加強與美國的合作,但要他們減少或捨棄與中國交往中獲得的巨大利益,則是不現實的。拜登政府正因為清楚明瞭美國正在走向衰弱才極力塑造“一對多”的局面,想讓中國被迫面對一個針對中國的聯盟體系。但這個聯盟能達成什麼樣的目標,卻是難以預料的。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業鏈和供應鏈早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全球供應鏈早已經打破了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人力資本、信息資本的邊界。供應鏈安全袛能是在全球產業分工基礎上的相對安全,並不存在所謂的絕對安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