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古絲綢之路經驗對一帶一路的啓示

http://www.CRNTT.com   2022-02-20 00:04:28  


 
  (三)培植親中力量,穩定當地環境

  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特點即是線路的靈活變通。絲綢之路上並不是所有政權都長期穩定支持絲綢之路上的商貿活動,自然條件也經常使得線路被迫改道,這使得商旅和使團就得慎重選擇更為穩妥的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傳統西北方向絲綢之路的斷絕導致的。這說明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同樣可以靈活選擇支持發展的對象。

  古代絲綢之路上政權林立,部族、城邦多樣,給予了線路改道的不同選項。今天“一帶一路”沿線的許多國家雖然建立了民族國家,但實質上國內不同政治勢力的鬥爭殘酷,仍然存在代表特定利益的部族政治的特點。這使得“一帶一路”建設在眾多國家都存在面對政治動蕩的嚴峻考驗。即便是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是中國最親密的“準盟國”巴基斯坦,也會出現宗教部長批評質疑中國在新疆的民族政策,〔29〕新政府大範圍重新審查中國投資項目的事件發生。雖然從經濟結構上來說,許多沿線國家已經難以脫離中國發展了。但在代議制民主體制下,一些國家政治發展不成熟,容易使一些利益集團忽略國家發展大局而祇顧為自己爭取選票。這為“一帶一路”的推進埋下了隱患。

  相對於古代絲綢之路上城邦林立的狀況,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對而言單個國家疆域較大,但部族政治下地方自主性較強的情況沒有改變。因此在選擇具體合作對象時,可以有的放矢,選擇培植一批親中力量,支持他們在所在國政壇發揮更大作用,穩定“一帶一路”項目建設的當地環境。化被動為主動,建設性介入當地局勢,預防政治事件對項目推進所造成的不良影響。西方國家對此經驗更為豐富,要積極學習經驗。

  當然,避免培植親中力量與中國不幹涉他國內政的外交原則相衝突,是極為細緻的工作。應避免直接介入所在國不同勢力的直接衝突,也不挑動不同勢力間的矛盾深化和激化。而是要盡力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在此基礎上為當地建設提供更多的有益增量,而不是進行存量鬥爭。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選擇更為友善的勢力,持之以恒對其進行幫扶。如果當地勢力態度出現反復,則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變通。目的是要展現出與中國的合作是有益的,但不能不講原則祇顧索取。這不僅是由項目建設方合理的規劃決定,也考驗著中國頂層設計和當地使領館的外交智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