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爲何討論統一後治台方略

http://www.CRNTT.com   2022-04-18 00:07:46  


 
  在治疆、治藏的經驗中,強調一國之內的自治權利,既維護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又尊重了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自主性與宗教信仰的差異性,同時又大力協助少數民族現代化發展,使之在物質的發展上不致差距懸殊、造成人為的不平等;辯證地處理了複雜的民族矛盾。這一經驗未來運用在治理台灣議題上,“強調一國,尊重差異”,使得台灣同胞真切地感受到不僅僅是作為台灣人的光榮感,更能體會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和安全感。

  在香港的一國兩制實施的方案中,理解到“一國兩制”的“兩制之不變”,必須建立在“兩制”對“一國”的尊重,沒有一國,就勿須兩制;換言之,統一後,台灣方案的“一國兩制”,一定是有變,有不變。那些屬於“國”的機構,代表主權的機構,一定變而且是立即就變,該拆的拆,該裁的裁,該併的併,該改的改,該降的降;這一部分不是協商的議題,而是執行的議題。其次由港亂所產生的新認識,如教育和選舉方式,地區版的國安法,應該協商後必然要改的。當然,台灣畢竟在日本殖民統治和後來美帝間接殖民下,已逾百年,有些人其殖民性格深入基因,可比亂港分子;加上美、日在台均有深厚的社會基礎,因此治理台灣的問題,對比香港回歸在治理人才的培養上應該擺上日程,如何清楚地分辨台灣人民合理的需求,和部分台灣人民心理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情結;如何認清外國勢力在台的合法行動和非法滲透,都是治理者不可忽視的課題。否則統一之後,便不易長治久安。

  同時,大陸社會熱議統一後台灣治理,亦是一種對群眾的社會教育,也讓大陸同胞事前就能理解治台的方方面面:有利的條件,未來可能的困難,必須的治理成本和北京的事前預備等等,避免大陸同胞對治理台灣抱持某些固定的成見,造成不必要的治理壓力。所以鼓勵大陸熱議統一後台灣治理,本身就是和平統一政治工程不可或缺的一環。

  四、結語:統一對中國崛起的意義

  中國統一大業,從中國歷史來說,是一種鐫刻在中華民族血液中的基因,是中國人必須完成的使命;從當代中國崛起來說,是一項中美博弈中必定需要超越的課題,否則中國就絕對不能是沒有焦慮的崛起。從未來中國人而言,也是這一代中國人可以一次交出的、唯一不變的、勿需後人再作增減的時代答卷和政治答卷。

  因此,無論如何中國都必須完全實現國家統一,從鄧小平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案以來,彰顯中國不僅僅是必須統一,更加重要的是真心實意地追求“和平統一”。“和平統一”是偉大的政治工程,所以從鄧小平到習近平,所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一直為此努力不懈地推動實現。

  “和平統一”是終結中國歷史分分合合歷史循環的終極答案。“和平統一”是建構國家長治久安、治而不亂的政治基礎,所以完成國家的和平統一是中國歷史的新起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