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希臘騷亂 經濟與社會危機總是結伴行

http://www.CRNTT.com   2008-12-16 11:09:50  


經濟危機總是與社會危機結伴而行
  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訊/國際先驅導報楊耕身的評論文章“希臘騷亂帶給我們的啓示”。文章認爲:“如果說希臘騷亂深刻地提示出,經濟危機總是與社會危機結伴而行,那麼對於這樣一場正在發生於遙遠愛琴海美麗國度的巨大騷亂,中國需要有自己的評估,當然更需要對自我的評估。”文章内容如下:
 
  一聲槍響之後,一名15歲少年撫胸倒地之處,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國度鮮血流淌。12月6日,在希臘這個歐洲文明起源的國度,一樁警察“意外走火”事件所引發并演變成的全國性暴力示威的政治事件,似乎仍然未有最終和解的跡象。更重要的是,希臘騷亂已開始向歐洲其他國家蔓延。這個正在經濟危機之中舉步維艱的世界,開始不得不面臨一場更為深刻的社會危機。這也正是一些政治分析師認為的,持續騷亂背後隱藏著更深原因。“騷亂因槍殺事件而起,但這只是‘蛋糕上的櫻桃 ’而已,”希臘學者卡菲齊斯說,“問題在於政府的經濟政策、官員醜聞。” 

          “無聲的危機”更為可怕 

  如果說2005年10月法國兩名男孩在被警察追趕時觸電身亡而引發蔓延全國的騷亂,牽出了法國社會一直未曾真正予以關注并解決的城鄉差距、貧富懸殊乃至移民和種族的融合問題,那麼今次一個希臘少年的死,牽出的則是希臘社會一系列隱忍而尖銳的矛盾與衝突。希臘總理卡拉曼利斯去年以肅貪為口號贏得連任,然而隨後,他的同僚頻頻陷入醜聞之中。今年3月,希臘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參加罷工,引爆點是政府推出的養老金新政和一系列福利改革。下半年刮起的國際金融飓風,進一步導致希臘的失業率高達7%,通貨膨脹也居高不下。當經濟衰退與政府腐敗遙相呼應,也許并不必然導致那名16歲少年之橫死街頭,卻必然導致一場望風而呼、應聲而起的政治及社會動亂。 

  騷亂發生後,希臘政府以及一些有識之士都在大聲疾呼,“誰也沒有權利利用這場悲劇將國家帶入癱瘓的境地”。然而當經濟危機的寒冷已然深入骨髓,冷徹心扉,世人更關注的卻是誰是那個有權力將國家帶出癱瘓境地的人。毫無疑問,民衆訴求所凝結之處,正蘊藏著一切應對與和解之道。這將讓我們發現,越是社會處於危機之中,越考量著政府的公信,如官員能否與民衆共度時艱,以及權利的平等,如社會保障制度的效率等。這也讓我們明白,不論在何種社會制度之下,只要它還存在著權利不平等、官員或權力腐敗、貧富懸殊等“無聲的危機”,都將意味著社會可能潛存巨大的風險。這種種風險,不會因為經濟的高速發展而被遮蔽,卻必會因為經濟的整體性危機而得到最大程度的爆發。 

           危機應對不是“經濟獨角戲” 

  經濟危機風暴之下,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够置身事外,與此同時,更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够悠然於這樣一個高風險年代。就在日前,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對國內經濟形勢作出判斷,認為當前我國經濟下行風險比預想的要嚴重。而早在經濟危機之前,一個已成共識的判斷是,中國正處於一個高風險社會。早在2004年國內在一項對98名政府和非政府專家的調查中,有51位對“中國在2010年前是否會發生影響這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危機?”回答了“會”。今天,我們需要做出的回答是:這個“重大危機”會不會就是這場正波及全球的經濟危機? 

  如果說希臘騷亂深刻地提示出,經濟危機總是與社會危機結伴而行,那麼對於這樣一場正在發生於遙遠愛琴海美麗國度的巨大騷亂,中國需要有自己的評估,當然更需要對自我的評估。然而我總是難免深以為慮的是,可能我們對經濟危機的嚴峻性有足够的認知與應對之策,但對社會中潛存的各種風險卻鮮有真正的直面與剖析。在這個意義上,希臘騷亂成為我們不可回避之啓示。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