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俞力工:文化複興與告別蒙朧

http://www.CRNTT.com   2009-04-07 08:03:49  


 
  其實,單單拿公元313年至16世紀的這漫長的1千2百年做一個中西文化對比,大體會發現如下差別:中國信天人合一、無主體意識,西人篤信上帝造人,人類為駕馭萬物之主體;中國土地可自由買賣,農民多屬自由農,西方土地屬封建勢力,其農民多為佃農;中國廢分封、求統一,西方封建割據;中國重倫理、常情與學說,西方重權威、法律與教義;中國重義務輕權利,西方重契約裡有關權利、義務之規定;中國以家庭為基礎,西方人從屬教會與領地;中國人量君之善惡而估忠義,西方強調忠誠與紀律;中國人散漫,西方有組織性;中國有禮俗、傳統,西人重規章、法律;中國有士農工商職業之分但可通婚,西方分階級互不通婚;中國為自衛而武裝,西人常備武裝力量對內也對外;中國重現世,宗教意識淡薄,西人重信仰和來世;中國尊聖賢,西人重英雄;中國有教無類,西方教育屬統治階級特權;中國遺產兒子均分,西方採取長子繼承制;中國官僚經科舉產生,西方為世襲;中國以文化融和,西方以宗教擴張;中國有亂世,西方有革命;中國無宗教戰爭,西方連綿不斷;中國文化大體一脈相傳,基督教會排斥希臘古典文化。(注)

  以上粗略的比較,顯示出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農業社會階段,中國比西方社會更加平等、自由與合理,因此至少是在600年前鄭和時代,中國科技仍然大體領先,國際商品交易也以“中國製造”居多。也就因為西方世界長期處於封建割據、教會專斷狀態,十四世紀西方逐步走上文藝複興(複興受教會長期排斥的希臘古典文化)、宗教改革與啟蒙主義的道路。換言之,若非西方社會採取世俗化政策,以人權頂替神權,以科學排斥迷信,以自由通商打破封建割據,以考選取代官僚世襲,以有教無類淘汰統治階級壟斷教育,今日的中國或許還在領先。

  繼而需要探討的是,既然有如此多西方學者高舉“基督教文明”大旗,到底該宗教有和獨到之處呢?首先,筆者以為該宗教發源於中東猶太人的耶路撒冷,是西方接受了東方文明,而非相反;其次,從基督教分裂為希臘正教和羅馬教會開始,到宗教改革和宗教戰爭,其鬥爭之頻繁、手段之殘酷也完全與其教義所強調的“博愛精神”背道而馳;再者,奴隸貿易、殖民主義侵略、民族滅絕、兩次世界大戰、猶太人大屠殺、原子彈、貧鈾彈、脫葉彈、集束彈的使用等等,也都由基督教世界發動或經手。鑒於此,拿其他文明圈的所有劣跡與基督教文明圈加以對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望塵莫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